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5篇
民族学   8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98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明代大同镇为了加强和巩固军事防御体系,于嘉靖四十五年设立新平路,初步完善了镇、道、路、堡等各层次相统协的边防体系。尽管新平路驻兵规模较小,但它扼守宣大门户,不仅具有军事预警的功能,同时也是蒙汉经济贸易的通道,是民族文化交流和碰撞的场所,其历史地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2.
《残水浒》的作者一粟,即安徽歙县程善之.程善之出身于书香门第,他不仅是同盟会会员,还是南社成员.20世纪初他在扬州任教;辛亥革命中追随孙中山,曾任大元帅府评议.“二次革命”失败后,重回扬州从事教育,1928年起任《新江苏报》主笔,九一八事变后积极进行抗战宣传,1932年被聘为国难会会员.程善之青年时便积极进行文学创作活动,作为南社成员,他的诗、词、小说都很有影响.然而关于程善之的生平却很少有人论及,现就其生平进行简单考述.  相似文献   
73.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藏及广大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进步和发展.中国藏学研究亦然.其中藏区经济相关的研究得到高度重视,成果累累.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大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本文拟对新中国藏学在经济领域的研究成果作一极其简要的概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74.
唐明贵 《阴山学刊》2006,19(1):50-54
汉初,《论语》出现了不同的传本,最著名的就是《古论语》、《齐论语》和《鲁论语》.三《论》在出现的先后次序上是《齐论》、《鲁论》的出现要晚于《古论》.在内容、篇次、文字的异同上《鲁论》与《古论》除篇次不同外,篇目、内容大体相同;《齐论》比《鲁论》和《古论》多"问王"、"知道"二篇,其他20篇中"细章文句"也多于《鲁论》和《古论》;在都有的20篇中,《齐论》、《鲁论》的篇次相同.在源流上,三《论》同源而异流.  相似文献   
75.
宋明理学与佛教的关系问题,是一个令人关注且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以湖湘学派与佛教的关系为个案,考述湖湘学派与佛教的关系.了解宋明理学与佛教的关系的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76.
唐汝询乃明代著名唐诗选家,也是晚明诗坛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诗人。他出生于世代业儒之家,虽自幼目盲,却于无明处看世界,发愤著书,以学术为安身立命之所。其品行坚毅,学问淹博,著有《唐诗解》《编蓬集》《姑蔑集》等,其中尤以前者能切入作者之苦心孤诣,传其灵心慧识,感动激发人意,具有特别的价值。  相似文献   
77.
[摘要]在整个吐蕃时期,吐蕃和唐朝一直保持着频繁的使者往来。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吐蕃遣使入唐,唐太宗随之遣冯德遐赴藏抚慰,唐蕃之间长达200多年的官方交往由此开启。唐蕃首次遣使往来是在赞普弃宗弄赞平息部落叛离,于633年迁都逻些后,内部局势稳定,积极向外拓展的大背景下展开的,为文成公主入藏作了积极的铺垫,为此后藏汉两族人民之间更进一步地频繁往来,开辟了宽广的道路。  相似文献   
78.
文章经检阅和解读《无锡金匮县志》、民国乙卯(1915)江阴邓唠《续修薛氏族谱》及光绪己卯(1879)《薛氏族谱采遗》、民国己丑(1949)《薛氏锡山支谱》,考述了薛福成家族之祖籍与谱系。认为薛福成家族之祖籍并非四川苍溪,而是江苏江阴;薛福成之高祖,不是玉佩公薛景珏,而是友琦公薛粜;薛福成之曾祖,不是汉澳公薛稻孙,而是葆光公薛世琛;薛福成之祖父是芗圃公薛锦堂、父亲是晓飘公薛湘,但芗圃公薛锦堂并无兄弟,故又洲公薛玉堂亦非薛福成之伯祖。而且薛福成家族迁锡(无锡西嶂寺头村)的第一代,不是康干时期的玉佩公薛景珏,而是薛福成的七世祖宜斋公薛度,于元末“红巾之乱”,由江阴泗河镇之邓唠里(今江阴市青阳镇邓阳村)徙居无锡兴宁乡寺头镇(今无锡市惠山区堰桥街道寺头村)。  相似文献   
79.
苯教曾经在滇西北甚为流行,明清以后,由于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和格鲁派的传入,并在该地占据统治地位以后,苯教的势力和影响才逐渐地减弱和消退.本文详细分析了苯教在滇西北的流行史迹、传入背景、传入方式,以及对当地本土宗教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0.
梁基毅 《南方论刊》2006,(7):51-51,50
高州市的“潘茂名文化”已经兴起,首先是《岭南道教先驱潘茂名》(张均绍编著)一书的出版,接着是刘劲编著的《潘仙传奇》举行发行式,还有陈勋超的粤剧《神医潘茂名》剧本已在审稿中,苏汉材的《潘茂名与道教(资料汇辑)》等等,这说明“潘茂名文化”百花齐放的局面行将掀起。潘茂名以人为本、悬壶济世、殉职治病,一代名医,笔者也想就潘茂名史迹谈些浅见,供研究潘茂名史迹同志参考。《茂名县志》人物志(民国志)载:“潘茂名者邑之潘坡村人。晋永嘉末处士(约公元310年),莫知其生卒始末”。研究潘茂名学者认为永嘉末(310)处士,以出道一般要20岁为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