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5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监修国史”与“兼修国史”是唐代史馆中两大不同的史官名称。考证清楚二者的区别,对了解唐代的国史修撰制度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2.
由于历史原因,民国档案保管极为分散,而且各馆馆藏档案较为残缺,结构缺乏系统性,这种现状给档案的利用带来一些困难,导致档案利用"查准率"、"查全率"不高,影响了民国档案作用的充分发挥.为了解决民国档案利用工作中出现的提供难、利用难的问题,1991年国家档案局成立了"全国历史档案资料目录中心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织了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二史馆)为龙头、全国县以上档案馆参加的民国档案全宗级目录填报工作,使我们可在民国档案分散管理的情况下,有组织、按步骤、统一、协调地进行档案目录信息交流,初步实现了档案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23.
金梁是《清史稿》编修和刊印过程中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1927年,金梁通过袁金铠的关系进入即将结束使命的清史馆。由于金梁为人好露锋芒,引起馆内诸多成员的不满。金梁在没有得到众人同意的情况下对《清史稿》予以增补,造成日后《清史稿》关外一次本、关内本和关外二次本诸多版本互异并存的现象,激化了金梁本人与其他编纂成员的矛盾。许多人将金梁视为私改《清史稿》的祸首。平心而论,其他编修对金梁的指摘基本上系意气之争,缺乏理性。金梁本人于《清史稿》的编修功大于过,并且多少弥补了编纂过程中出现的缺憾。中华书局以关外二次本作为校订《清史稿》的底本就补证了这一点。所以,应当对金梁的工作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24.
史馆作为医院的文化阵地,既是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又是文化建设的有力推手,它的建设与存在都与医院文化建设息息相关。笔者对所在医院院史馆的构造进行了概述,阐述了院史馆的文化意义;在筹建院史馆的过程中,得到了探索与实践的启示,认为成熟的设计方案、创制编研成果以及鼓励员工参与都是院史馆促进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5.
医院院史馆承载着医院厚重的历史,是医院文化的汇聚和积淀,更是医院未来发展的起点和根系所在。院史馆建立在丰富的院史档案基础之上,是医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文章在空间理论视阈下深刻剖析院史馆独特的“空间”属性,结合院史馆收藏、研究、展览、宣传和教育的功能目标,探索以院史馆为核心的医疗文化空间构建策略,总结在医院院史馆等医疗文化空间建设实践中的经验和做法,以期为同类问题提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6.
嘉道经世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学界重点讨论的话题,《续文苑底稿》为代表的清史《文苑传》系统记载了包含嘉道时期在内的清代经世学,却尚未得到学界重视。《续文苑底稿》在经世记载方面的价值,首先是正式使用了经世学的名义,赋予经世以学术意义;其次记载了经世学的外延,史学、水利、地理、治水、语音、乐律、天算等等皆属于经世学的范畴。《续文苑底稿》对清代经世学内涵和外延的记载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7.
明史馆馆臣的史学见解和清初史学思想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馆馆臣所提出的史学见解,影响了清初史学发展的特点和趋向.史学学风开始由明代空虚浮华向重视经世致用和核实求真发展.史家"是非之心"对史著真实性的作用受到重视,显示出心性之学对史书修撰的影响,既丰富了传统史学的"心术"论,又对章学诚的"史德"论产生了影响."本乎时宜,因时变通"史书体例观的提出和对纪传体史书内部的协调与贯通的重视,打破了刘知几拘泥体例的思想.在对实录与野史史学价值的认识上,充满辩证色彩,所提出的考察史料价值的原则,具有史学批评的方法论意义.这些史学见解既有浓厚的"遗民"情结,显示出批判的锋芒,又明显地打上了官方意志的印记.  相似文献   
28.
新朝与旧主的抉择--清史馆设置缘起与赵尔巽的就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传伟 《学术研究》2006,1(5):104-109
民初开设清史馆,前人多持袁、赵二人各取所需、一拍即合之说,实际情形则大为不同。从清史馆的创设及赵尔巽出任馆长,可见该馆的设置并非一帆风顺,其筹建过程折射出在袁世凯为首的民国政府与逊清皇室复杂关系的背景下,新旧观念的交汇状态,也从侧面反映了前清遗臣在新朝与旧主之间亲疏取舍的矛盾立场及微妙心理。  相似文献   
29.
姚永概于1916年被清史馆聘为协修,至1921年共撰写列传稿30余篇.其稿本《清史拟稿》行文虽简,记事较繁,传文总体偏冗长,附传则远远简略于《清史稿》本.史实考订的确切与疏误亦与《清史稿》情况大致相同.对于后人所诟病的国史馆大臣传重汉轻满、重文轻武的情况,姚永概稿本并未染及.后人指责《清史稿》史传有家传谀颂之病,在姚本中亦未见之.姚永概传稿基本未被《清史稿》采用,原因主要是清史馆馆务混乱.  相似文献   
30.
正王闿运属于才大志高、目无余子的人物,无奈命运不济,站错了队,只好去做名士,既做名士,非得有点惊世骇俗之举不可。抬举老妈子,附带有笑骂官绅、贬损官场的意思。骨子里,他并不真的看得起这些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