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4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47篇
管理学   524篇
劳动科学   52篇
民族学   57篇
人才学   57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2103篇
理论方法论   397篇
综合类   3521篇
社会学   252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323篇
  2014年   540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473篇
  2011年   496篇
  2010年   473篇
  2009年   449篇
  2008年   483篇
  2007年   399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关于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反思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建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是时下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实现司法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长远目标出发,认为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确立不科学,其弊远大于利。因此,我们必须对传统观念与制度实行转变,使其契合司法现代化与法治国家的要求。  相似文献   
62.
彭水兰  陈一健 《理论界》2006,(2):155-156
《国家赔偿法》在实施中存在很多问题,如赔偿主体、赔偿范围、归责原则、赔偿标准、赔偿程序等,本文探讨了国家赔偿程序中的司法赔偿决定程序的缺陷,即立法设计没有正当的合理依据、决定程序法律性质不明、实行书面审理缺乏公信力、赔偿委员会的决定法定终局设定缺乏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63.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为涉外仲裁司法监督体制构建的国内和涉外仲裁司法监督双重标准无论是在立法理念上还是在制度设计上,既与国内仲裁不同又与国际上的做法存在差异。涉外仲裁的司法监督问题实质上就是如何处理一国法院与涉外仲裁的关系问题。对涉外仲裁性质以及价值理念的不同取舍直接决定了一国在设置涉外仲裁司法监督体制时的立场。仲裁立法始终在维护法律的公正性和提高法律的效率这一对矛盾之间寻求平衡点,必须树立将公正和效率的协调实现作为涉外仲裁终极价值目标的价值理念才能从全局整体把握我国涉外仲裁司法监督制度建设的方向。我国涉外仲裁司法监督制度的完善在思路上应坚持维护当事人意思自治和自由选择的权利,多借鉴国际经验,以促进仲裁发展为原则。  相似文献   
64.
自我判断保留由美国在1946年接受国际法院任意强制管辖权的声明中首次提出,该保留将其政府认为属于国内管辖的事项排除在国际法院的管辖权外,现今仍有5个国家对任择条款作出该项保留。对自我判断保留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国际法院在过去的实践中从未做出过正面回应的判决,学者以及法官意见对该保留持有不同的态度。自我判断条款并不直接排除法院的管辖权,但是影响法院对援引该条款的国家适用的审查标准。  相似文献   
65.
66.
将涉海内容写入宪法,在当今海洋政治斗争中是多数国家立宪和修宪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国际法院近年来形成了以“有效控制”原则判定主权归属的裁判逻辑。宪法是国家对主权展现最高管领意志与行使最高管领作为的有力体现,宪法中是否存在涉海内容,成为国际法院判定“有效控制”的重要依据。作为解决涉海领土争端的主要国际司法机构,国际法院的司法实践,对国际规则与国际共识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是涉海领土维权的行动指引。相较于涉及我国海洋争端诸国,中国目前尚未把涉海内容写入宪法,存在维权被动的可能。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应尽快采用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将涉海内容入宪,涉海内容的具体呈现,应在符合我国国情与宪法传统的基础上,统筹参考国际司法实践经验,为海洋强国战略下的主权维护多添一层保障。  相似文献   
67.
人工智能时代算法渗透到司法领域,在司法裁判中承担证据审查、风险评估、裁量参考等任务,司法决策由此呈现出算法化的发展趋向。司法在与技术的结合中进一步提高了效能,表现为司法效率的提高和司法裁量的统一。然而,算法本身也存在着技术局限性,可能引发代码规则难以保障论辩参与、算法黑箱难以解释裁判合理性、群组正义难以回应权利优先性等深层问题。为助力智慧司法的平稳运行,需要立足技术赋权理念,推进司法领域的算法公开透明,加强智能辅助系统的可解释性。  相似文献   
68.
马一 《社会科学家》2007,(6):145-147
国家司法权利运行一般情况下产生的是正面的效果,但是,鉴于司法过程的复杂性、人的认识能力的缺陷等因素,司法权利运行出错又不可避免。司法权力具有强制性,就像一部运行的卡车。而卡车本身并不可以单独运行,它需要人来具体操作,我们具体操作这部司法机器的人就好像是司机。而司法行政的"对象"在"卡车"的强大力量下是非常弱小无力的,就像是路人。本文正是借用这样的一种比喻,在法律问题的解决中引入了博弈学分析的方法,来帮助理解和解读国家、司法人员和民众三者的关系,从而为减少司法出错的社会成本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9.
“场景完整性理论”重视纠纷化解的个性化、差异化应对,强调以动态的规范模型构建个人信息保护框架,在国外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纠纷司法裁判中,不乏在个人信息认定、判定同意规则的合理使用和利益平衡等问题上运用该理论化解争议,司法实践暗含着可归纳的理论应用规则,同时也暴露出舶来理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应用的不适应性。一方面,既要从已有的个人信息纠纷裁判中归纳总结该理论在司法应用上的实践经验与共性,提取纠纷化解的公因式;另一方面,对该理论也要做出符合我国实践需要的适当改进和创新,在理论基础上设计出与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更契合的司法评价方案,回应个人信息保护实践关切。  相似文献   
70.
根据人道主义和刑事责任理论,犯罪的精神病人如果无刑事责任能力,不负刑事责任,不受刑事处罚。但是,精神病人犯罪有精神障碍方面的原因,如果不对其加以必要的治疗,消除或者控制他们犯罪的病理原因,他们有可能继续犯罪。因此,从社会防卫等角度出发,应当对有严重危险性的精神病人实施强制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