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1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51篇
管理学   584篇
劳动科学   46篇
民族学   256篇
人才学   78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346篇
理论方法论   238篇
综合类   2781篇
社会学   253篇
统计学   14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355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372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372篇
  2009年   422篇
  2008年   449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正火山留下的万烟谷在阿拉斯加半岛上,有个卡特迈火山,1912年曾经大爆发,它的爆炸声,在1200公里以外都听得见:和它相距约90公里的科迪亚克岛上,落了两天两夜的火山灰,地面被火山灰盖得很厚,牛羊没有草吃,连山上的熊也找不到东西吃了,竞跑下山来,捕食人们饲养的牲畜。1916年,就是在这个火山停止喷发的4年以后,一支科学考察队第一次来到这里,想去看看这个火山爆发后究竟成了什么样子。当他们进入卡特迈火山东北方的山谷中时,罕见的奇景使他们迷惘了,只见烟雾弥漫,热气腾腾,草  相似文献   
92.
成语何以用“四字格”?从韵律的角度看,成语作为一个复合韵律词,要独立运用,给人稳定之感、庄重之感,采用“四字格”最为适宜.成语音步节拍划分有时与语法结构划分不一致,以求对称、齐整、平衡,有时采用超常的语法组合,以求平仄协调,这些都是韵律征服了语法.  相似文献   
93.
在长期的编辑实践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作者在来稿中出现一些带有共同性、普遍性的问题。现就这些问题提出如下要求,请作者在投稿时参照执行。1.摘要的撰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对摘要的定义、类型、要素以及  相似文献   
94.
杜文忠 《职业》2012,(29):21-22
机械制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机械制造工业提供的装备水平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进步,有很大的和直接的影响。机械制造工业的规模和水平是反映国民经济实  相似文献   
95.
被动句是生成语法格理论的挑战之一,乔姆斯基的格理论能够对一些基本句式进行较好的解释和分析,但在对一些特殊句式如被动句中格结构的解释中则有争议。本文对英汉两种语言被动句进行了分析,阐述英汉两种被动结构的格结构的构成。  相似文献   
96.
2008年12月17日公布并施行的《劳动人事争议办案规则》在很多方面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进行了细化规定,对仲裁实务操作起到了一定的规范引领作用。但同时要承认,《办案规则》如能引进《民事诉讼法》中比较成熟的一些规定,将更加有利于仲裁案件的程序处理,有利于劳动关系中双方权益的维护,便利民众申请仲裁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应对《办案规则》中立案条件及部分程序问题作出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97.
在长期的编辑实践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作者在来稿中出现一些带有共同性、普遍性的问题。现就这些问题提出如下要求,请作者在投稿时参照执行。1.摘要的撰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对摘要的定义、类型、要素以及撰写文摘的注意事项等都有详细  相似文献   
98.
99.
《东岳论丛》2016,(6):98-10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体制改革"的目标,这对于我国当前进入了瓶颈期的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来说具有重大的全局意义,也是对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一个根本性挑战。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应当以司法公正为最终目标,在理解"以审判为中心"的核心内涵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认清并谨记改革所应解决的核心问题,转变改革决策者与执行者不科学的司法观念,并且为实现"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这一宏观而复杂的改革目标找准一个切入点,从作为刑事审判惟一依据的证据的取得与裁判这一动态角度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的证据规则,从而落实改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