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从新疆工商同业公会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内部运作模式、经济社会功能、与商会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各业公会是商会的基层组织,尽管新疆的工商同业公会产生得时间晚,发展也很不完备,但在推动新疆行业近代化和稳定市场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还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成为政府和商民间进行沟通的中介平台。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从新疆工商同业公会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内部运作模式、经济社会功能、与商会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各业公会是商会的基层组织,尽管新疆的工商同业公会产生的时间晚,发展也很不完备,但在推动新疆行业近代化和稳定市场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还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成为政府和商民间进行沟通的中介平台.  相似文献   
43.
近日,由永亨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陈宏略带队的深圳外资金融机构同业公会考察团来广西考察调研。考察团成员包括永亨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荷兰银行、花旗银行、南洋商业银行、大新银行、汇丰银行等8家银行的11名高管以及深圳银监局、深圳外资金融机构同业公会的有关负责人。当天下午,自治区副主席陈武在南宁会见了考察团一行。  相似文献   
44.
同业公会作为行业组织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当时有着存在的必要和客观条件以及逐渐被替代的种种因素。事实证明,改组、改造后的同业公会,在国民经济的恢复、行业管理、联系政府等各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新中国刚刚起步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5.
1949~1958年是中国制度大转型的时代,本文考察了此间北京市同业公会组织能量(结构、职能、人事、经费收入)丧失的过程,分析了其在此过程中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46.
抗战胜利以后,国民政府对棉纱布实行联合配销政策。上海第六区机器棉纺织同业公会在政府与会员之间发挥了比较重要的协调作用,一方面要传达政府的价格限制指令,另一方面又要为行业争取合法利益,如何找到二者的均衡点,成为该同业公会重要的职责与功能。通过史料分析,发现在统制经济时期,同业公会并没有丧失独立性,在经济社会中仍然发挥着中间部门的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47.
在近代中国这样一个极端强调、重视国家权威与政府权力的格局体系中,任何一个社团组织的存在、运作、发挥作用都无法规避政治势力的影响.政府部门采取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条途径对同业公会的组织和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逐步建构了一套立体式的管理体制.这些监控措施的实施,保证了政府对同业公会等社会团体的决定性领导地位.但是,严密的监控体系使同业公会丧失了社会团体组织的自主性,也束缚了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种监控体系办法,制约着政府通过同业公会等社会团体实现改造和建设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48.
上海民族自行车产业研究(1897-194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涛 《社会科学》2007,7(11):164-173
本文以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和《中国旧海关史料(1859-1948年)》等资料为基础,综合其他史料,力图勾勒出近代上海民族自行车产业从无到有,从外商垄断的市场中破土萌芽、几遭磨难,顽强应对日本同业的倾轧挤压、最终由弱到强、同业连心共同抵制日货回沪的艰难变迁之路。这是在近代中国"西器东渐"历史大背景下,器物文化史研究中经济层面的一项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49.
论近代中国行业组织制度功能的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近代中国行会到同业公会制度变迁历程的完成,行业组织的制度功能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化,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在组织功能上,行业组织从行会制度下按习惯与习俗运行为主转向同业公会制度下的制度化与规范化运行,社会功能方面实现了由传统的伦理道德取向向资本主义理性功利取向的转变,经济上则完成了由非资本主义向资本主义功能的转化,政治上从传统社会中的“在商言商”向工商社会里的“在商亦言政”过渡。尽管还带有某些传统痕迹,但制度功能的转化,总体上有利于行业组织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50.
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提出了一个与国家相分离的“市民社会”概念,这是一个伟大的概念创制,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达到对现代性的自我确证:现代性的进步性及其危机。市民社会的出现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典型标志,它的两端即个人自我利益的特殊性和“需要-劳动”体系的普遍性互相交织,首先体现为伦理的丧失,但在其演化中又能回复伦理性。理论教化和实践教化、司法的普遍性公正、同业公会作为有限的具体普遍性对贫困和贱民问题的纾解,都在逐渐回复现代社会的伦理性。只有从这个角度,我们才能真正挖掘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深奥意蕴。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既揭示了市民社会的历史进步意义,把它描述为一个具有无穷可塑性又不断实现人们的现代自由的场所,又直面现代性的内在弊端,还指出只要生活于市民社会中,其弊端和困境就会始终存在,但是现代国家必须为消除弊端作出努力,而不能放任和漠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