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2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西升经》的身体政治观,是对《道德经》的继承和发挥,更是直接继承了早期道教《太平经》与《老子河上公注》的相关思想。《西升经》将其修炼生命以达长生的一套生命原理扩充于政治运作,认为国家如果按照修道之人治身养生的原则治理,就可以长治久安,天下太平。  相似文献   
52.
咸同之际,由于战事等实际需要,为及时选拔能员干吏,督抚在奏保、奏调及委署人员等方面打破定制,取得了越来越大的用人权。督抚用人权的扩张,反映了其地位的日渐上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既往铨选制度的运转不灵,难以适应新的形势。督抚用人权力的扩张,也对原有铨选制度带来了一定冲击,清廷内外权力均势被打破,内轻外重的局势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53.
凤仙花 《社区》2012,(20):44
去浙江杭州休假,有幸品尝到杭州虾爆鳝面。杭州虾爆鳝面出自于杭州的"奎元馆",该馆原名"奎合馆",坐落在杭州最繁华的解放路官巷口,开创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相传有一年省城大比,各府考生云  相似文献   
54.
忧伤的瓦斯     
近代照明体系出现于没有火炕的区域。当北方还沉浸于通古斯人的简陋发明时,1865年的寒冬,也即同治皇帝登基的第四年,太平天国覆灭后的第二年,上海外滩诞生了最早的瓦斯灯[同治元年正月二十八日(1862年2月26日),上海英文报纸《航运商业日报》刊出筹建瓦斯公司的发起书,向社会公开集资。上海第一家瓦斯厂于同治四年八月十一日(9月)在泥城浜(今苏州河南岸,西藏中路西侧)建威。同年九月十三(11月1日)开始供气。十一月初一(12月18日),上海街头亮起了瓦斯灯。当时称瓦斯为“自来火”,瓦斯公司称为“自来火房”。这年是太平天国覆灭的第二年。就在当年,林肯遇刺,美国结束内战,孟德尔奠定了生物遗传学的基本理论,20个欧洲国家的代表在巴黎签订《国际电报公约》,李鸿章奏请设立江南制造总局于上海]。在昏暗的路灯下,马车缓慢地驶过碎石路面。瓦斯灯火投射在江面上,跟铁壳货船的桅灯遥相呼应。一种难以言喻的苦闷从这景色里流淌出来。刚从小刀会叛乱和太平军进攻的惊惧中平息下来的市民,开始凝望这半明半昧的光线。这个月亮的代用品,改变了眼睛的属性。  相似文献   
55.
近代以来广东民风强悍,偷盗、械斗盛行。地方吏治腐败,官员勇弁无视法纪。同治初年清军与太平军余部作战不断,加之当时自然灾害频发最终导致多匪成患。郭嵩焘抚粤时采取一系列治理匪患的措施,通过整顿吏治,严肃纲纪杜绝乱源;采用重典,严厉捕杀重兵进剿多年积匪;竭力筹饷,保障剿匪军需;并且通过疏通民气,整顿民风来改变社会风貌,最终取得了较大成果。  相似文献   
56.
《江西社会科学》2014,(5):130-136
清代同治年间,石首县生员李申琨等违禁扩建张成垸,激起反对者不断向官府诉讼,案子持续多年。李申琨等利用官府,不断制造张成私垸的合法性证据,并阻挠省府拆毁判决的执行;反对者则不断向官府控告,质疑其合法性证据,指责其威胁万城大堤安全,力促将其拆毁。张成垸案反映出,清代中期以后因传统政治体系和财税制度滞后于社会变化,加之官员更换频繁、府县官之间利益取向的差异、官吏腐败等原因,导致违禁私筑问题长年无法解决,暴露了清政府行政能力的低效;与之同时,地方势力呈上升态势,广泛参与地方事务,逐渐拥有更多的政治资源。清政府行政的低效与地方势力的上升,反映了近代中国建立一套既加强政治控制又扩大政治参与的政治体系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57.
《江西社会科学》2017,(9):138-147
同治西北战争期间人口的迁徙主要集中在区域内部。在村域空间尺度上,这种迁徙大多数表现为毫无规律性的布朗运动。但在县域空间尺度上则呈现出从乡村聚落往堡寨、治城等核心聚落集聚的趋势。战时这些核心聚落大多被攻破,是造成人口严重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小民避乱逃生的途径虽然多种多样,但大都属于无效迁徙,最终可以活命的机会比较有限。  相似文献   
58.
晚清同光时期,内忧外患使得清王朝传统统治秩序濒临崩溃,民众信仰体系受到极大冲击。各级地方官员为尽快恢复统治秩序,采取各种措施教化民众,为“同治中兴”局面的出现提供了前提条件。内陆晋南地区地方官员马丕瑶通过官方和非官方的教化组织,积极投身于教化民众的实践中去,这对挽救世风、端正士习以及恢复晋南教育教化基础,重振传统学术文化的繁荣局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肺鼻同治"法对合并鼻部疾患的哮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合并鼻部疾患的哮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例均常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煎剂进行鼻腔冲洗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5天后,治疗组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改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P〈0.05)。结论 "肺鼻同治"法可以更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可更好地控制哮喘的发作。  相似文献   
60.
观古堂     
陈书良 《船山学刊》1994,(2):228-229
我没有见过观古堂,我又常常想像观古堂。我诅咒观古堂,我又寄情观古堂。 观古堂在长沙坡子街,是叶德辉的藏书楼。长沙大火时,连同叶氏《郎园丛书》板片及未刊遗稿,统统付之一炬。余生也晚,当然无从得见其“富甲海内”的风貌了。 叶德辉,宇焕彬,号郎园,清同治三年(1864)生于长沙,其父在坡子街开公和染坊,家道颇殷实。叶德辉少时就读岳麓书院,21岁乡试中举,28岁会试中第九名进士,殿试二甲,官吏部主事。他的志趣并不在做官,不久,就弃官归湘里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