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6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一般人格权是指超脱于具体人格权利类型的抽象人格权,德国法上因不得以而创设的一般人格权理论,在我国学界受到重视并成为未来人格权立法的重要条款.一般认为一般人格权是指人格尊严、人身自由、人身安全、人身平等等高度抽象的权益.但由于我国民事立法既缺乏对具体人格权的详细规定,也缺乏一般人格权的概括规定,司法实践中的法外人格权如人格尊严、隐私权、信用权、营业权以及人格法益如死者的名誉、遗体和遗骨等,都以名誉权的名义进行保护,使名誉权发挥着一般人格权的功能和作用.由于中国人极为重视面子,而面子在很大程度上与名誉的功能相同,在中国人面子观的作用下,使得名誉权在我国实际上成为了一般人格权.  相似文献   
112.
美国法上的公众人物理论旨在解决名誉权与言论自由之间的冲突。公众人物理论的形成是与美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密不可分的。公众人物理论也并非解决权利冲突的惟一途径。在我国,采用确认之诉的方法,要比公众人物理论更适宜国情。  相似文献   
113.
罗翔  张慧敏 《江淮论坛》2023,(5):118-126
网络暴力行为主要涉及侮辱、诽谤罪,但司法实践中过于强调侮辱与诽谤的区分,以致难以发挥侮辱、诽谤罪应有的规制功能。基于法益保护的同一性、行为构成的同一性,以及网络暴力行为的共同内核,应当将侮辱、诽谤罪视为可统一适用的选择性罪名,同时在社会评价降低的判断中采取社会主流价值标准,使得对名誉权的保护维持在合理限度内。网络暴力根据是否具有事实基础分为“事实型”网络暴力和“虚构型”网络暴力,“虚构型”网络暴力直接适用侮辱诽谤罪且量刑更重,而“事实型”网络暴力则适用被害人自我答责理论,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限缩刑法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14.
《无极》一上映就备受关注,而《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让这种关注从一般普通的老百姓和电影发烧友,延续到了整个法学界。著作权法中的关于著作权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与公众的言论自由和评论自由的冲突,再一次引起法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5.
莎评“新成果”其实是旧问题的“变体”, 它们由始以来似乎没引起什么法律诉讼, 在抽象意义上, 这主要是由文学批评的本质定性所决定的;从实际情况看, 这是人家的自由。但对我们来说, 文学批评要注意法律环境则是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6.
117.
近年来,由于学术批评而引发的法律纠纷案件越来越多。尚未有固定模式、固定文风的学术批评遭遇了稍有偏差就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尴尬。本文将考察言论出版自由权与名誉权的冲突及其解决机制、处理因学术批评而引起的名誉侵权案件应引起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此对因学术批评引发的名誉侵权的构成要件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118.
闫德利案件曾得到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社会影响极大,我们在给予受害人同情的同时,不免忧虑闫德利的受损名誉将得到法律的何种救济。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来看,对犯罪行为人的刑事处罚远远不能弥补受害人的精神痛苦,解决之道惟有完善现行法律,将精神损害赔偿引入附带民事诉讼中。  相似文献   
119.
关于姓名权的立法,我国尚无对公民姓名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单行性法律法规,对公民姓名权益的保护、对侵权行为的责任追究和相关的司法解释,主要散见于诸法中.本文首先重点阐述了姓名权的法律属性,并对容易与姓名权混淆的争议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区分;最后,笔者展望了我国首部姓名单行性法规<姓名登记条例>的即将出台,并提出了若干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120.
法人名誉权与商誉权皆有实证法上的基础,两种保护模式间却存在体系冲突,文章先运用体系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比较法解释等方法,形成了商誉保护的解释论。在立法论上考虑,法人名誉权概念欠缺合理性,与人格权制度的立法目的不合,更与法人人格的本质难以协调。法人名誉权是"双重继受"食洋不化之结果,未来的民法典应予以抛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