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3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6篇
人才学   16篇
丛书文集   466篇
理论方法论   94篇
综合类   908篇
社会学   87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21.
秀丽的江南山水,也曾有过"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历史,其原因在于,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先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山水自然主要是依赖与索取,很少用审美的眼光去面对、打量。所以,对于山水之美的发现,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永嘉之乱"时衣冠南渡,来自于北方的一群深受玄学思想浸润、陶冶的文化人以一种超然、艺术的心境与江南的山水相遇,于是,寂寞千古的江南山水便有了情趣、诗意和生命,江南山水的美丽也就逐渐地被发现、被捕捉。而江南山水之美的发现,则带来山水诗、山水画等文学艺术的勃发,对文人精神世界的进一步拓展产生出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为文人的生存开辟出一个全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222.
223.
近代巴蜀诗人李士棻曾被曾国藩誉为“太白醉魂”,为曾府门下“四川三李”之一,其诗作有浓郁的巴蜀文化特色。然李氏仕宦不显,长期以来学界对其关注不足,学界近年不多的相关研究,多围绕国内所存的文献,对其诗歌创作进行艺术分析,对诗人的生平介绍多简单略过,没有严谨的考证,目前仍然很有争议。通过搜罗国内外现存典籍,综合目前所见李士棻本人著述,辅以晚清近代重要报刊《申报》和与李氏有交往的朝鲜文人文献,考证其生卒年及别号,冀为今后的相关研究解决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224.
宋初半个多世纪里词坛沉寂,在词体兴起与发展的历程中,洛阳文人集团扮演了重要角色。该文学群体由于幕主钱惟演的倡导提携,诸文人才士的应和参与,形成从容闲暇、文酒诗会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以歌妓为中介的歌舞佐酒与填词听歌的词体运行系统。钱惟演、谢绛、尹洙、梅尧臣、欧阳修等集团主要人物均有词作问世,不乏词史价值。尤其是欧阳修,他以洛阳为起点,创作了为数甚多、质量颇高的词作,并受到洛阳文人集团的极大影响,最终成为宋初四大词人之一,有力地推动了宋词的发展进程,深刻展现了洛阳文人集团的词史意义。  相似文献   
225.
本期导读     
时光荏苒,当我们还沉浸在对2014年的依依惜别之时。2015年已经匆匆赶到了。本期"北京学研究"栏目刊发的万安伦《论幽州城的文化地位》一文,通过分析唐代文人关于幽州城的文学想象、文学描摹和文学活动,透视出幽州城在唐代及以后的文学史和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和作用。王熹的《明清顺天府附郭宛平县方志几个问题的辨证——兼与郗志群教授商榷》一文,针对当下顺天府《宛署杂记》与《宛平县志》比较研究中存在的几个  相似文献   
226.
明代出版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古代出版的巅峰,但事实上明代各个阶段的出版活动呈现出较大差异。在明初的洪武至宣德时期,出版活动陷入了一个低谷,活跃程度和整体态势甚至不及元末,其主要原因在于该时期的出版受到皇权专制统治思想的制约,主要表现为:明初统治者对图书出版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囿于制书出版,对民间出版基本上一致表现为严控与压制,其目的在于进行思想教化,维护专制统治。另外,明初文人在专制统治的政治背景下被皇权集体压制,致使他们的社会地位不高,命运悲惨,这也使私人出版行为受到严重打击。从宏观形态来看,明初的出版事实上成为皇权统治的工具,体现了当时的一种统治思想。  相似文献   
227.
论元代文人篆刻崛起的文化背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蒙元贵族对印章的大量需求、异族文化情趣对汉族文人的影响等因素相互作用 ,促进了元代文人对印章制度的探讨 ,促进了印文内容和用印方式的变化 ,促进了印章材料的多样化择取 ,并最终促成了以朱、王冕为代表的文人篆刻艺术的崛起  相似文献   
228.
明杂剧社会背景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初在建立新的大一统社会过程中显示出来的汉民族整体力量和同时出现的经济恢复、社会安定的局面是宫廷北杂剧繁荣的前提和条件,而中叶以后社会意识由整一向多元化发展,宫廷杂剧的衰亡和文人南杂剧的崛起,其根本原因最终还应归结到大一统政制动摇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转化和社会浪漫思潮上来。  相似文献   
229.
常庆  周昌 《东岳论丛》2023,(4):84-90
早期报刊在传统中国的统治者眼中一直是搅局者的角色,新闻史上“报案”“报禁”不断,这一现象到清末民初开始改观。报刊如何建构自身的影响力,这是本文尝试着回答的核心问题。“文人论政”是后代学人从报界先驱身上提炼出来的特质,有其合理性,但存在简化、夸大的倾向,需要回到具体的历史语境来考量他们的办报活动。鸦片战争后,传统中国被迫转型,为报刊发展创造条件:一是报刊形成新的舆论空间,在公共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自我赋权”;二是传统社会解体,士绅向城市迁移,知识分子得以更自由地流动,由此形成的城市化也间接带动报界发展;三是白话报刊加速新思想的传播,加快社会变革进程。社会转型不仅是政治体制、经济结构的转换,还包括深层的意识形态更替。报刊积极参与这一过程,自身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清廷内忧外患,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指导性减弱;二是严峻现实让国人放弃中国制度最优的信念,开始从汉族中心主义向欧洲中心主义过渡;三是报刊不断提供新的思想内容,参与新意识形态的系统性建构,获得更多话语权,在社会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被更多的人认同、接受,报刊的影响力也逐渐建构起来。  相似文献   
230.
明嘉靖间,众多抗倭幕府成为文人云集的中心,世宗对青词的异常热衷又使得大臣们纷纷延纳幕客代笔,从而掀起一股空前的游幕之风。这些游幕文人以布衣居多,其入幕的经济考虑要远大于政治动机,并具有更为自主和频繁的流动性。他们在幕中创作了大量的青词和以抗倭为主题的诗歌作品,前者促使骈文出现了短暂复兴的态势,后者则成为明代战争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