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93篇 |
免费 | 142篇 |
国内免费 | 2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747篇 |
劳动科学 | 119篇 |
民族学 | 114篇 |
人才学 | 179篇 |
人口学 | 30篇 |
丛书文集 | 1504篇 |
理论方法论 | 403篇 |
综合类 | 3007篇 |
社会学 | 1138篇 |
统计学 | 22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89篇 |
2023年 | 197篇 |
2022年 | 195篇 |
2021年 | 241篇 |
2020年 | 191篇 |
2019年 | 140篇 |
2018年 | 59篇 |
2017年 | 92篇 |
2016年 | 107篇 |
2015年 | 197篇 |
2014年 | 476篇 |
2013年 | 497篇 |
2012年 | 568篇 |
2011年 | 706篇 |
2010年 | 794篇 |
2009年 | 667篇 |
2008年 | 780篇 |
2007年 | 319篇 |
2006年 | 233篇 |
2005年 | 234篇 |
2004年 | 142篇 |
2003年 | 150篇 |
2002年 | 120篇 |
2001年 | 88篇 |
2000年 | 78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城市、高楼、湖泊、丛林、农田、成群的动物正以一种舒缓优美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大自然的美丽让人无限遐想,突然间地震、火山、海啸同时进发,将人类文明顷刻毁灭……这是好莱坞大片《2012》中的镜头,但是如果我们不好好保护环境,这些也许不再只是镜头而已,我们该如何保护人类唯一的生命之舟-地球? 相似文献
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87年颁布试行,1998年修订正式实施,2010年重新修订。20余年间,这部指导 相似文献
53.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必须对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和结构进行深入改革,改变发达国家主导国际经济发展的局面,彻底解放新生经济力量和经济因素,形成多极化格局和相互制衡的国际经济体制,并对现有的国际金融体制进行彻底的改革,建立新的国际经济—金融体制,有效保证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才能保证国际经济的公正平等和良性运行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5.
从“三流海军”到“一流海军”——建设世界最强大海军
建设一支世界一流的海军,是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不懈追求的梦想。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展的洋务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学习西方坚船利炮、建设现代海军的强国运动。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当天,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发布命令:“以红旗另角镶青天白日,日有十二芒为海军军旗。” 相似文献
56.
本文主要基于2009年中国上证A股的财务数据,使用幼稚模型对我国上证资本市场是否存在PEAD现象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我国的上证A股市场并不存在盈余公告后漂移现象。 相似文献
57.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有企业的经营模式在经受冲击的同时也表现出它优势的一面,企业员工的就业心态也表现出丰富化的特点,作为凝聚人心的企业文件建设如何巩固、创新,如何化危机为契机,强化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势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华南轮胎在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谐文化上的具体实践,对国有企业文件建设的思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58.
1979年以来,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革命后社会发展经历了霍梅尼和哈梅内伊两个时期。历经10年的制度建设和20年的调整改革,伊朗革命后社会的政治发展正遭遇深刻的路径抉择问题。伊朗政坛的主要政治人物都是体制内的现实主义者,改革派在与保守派的较量中基本处于弱势。总统选举是伊朗的“第二级权力”之争,但却日益成为了伊朗政治斗争的焦点。伊朗第十届总统选举及其选后长时间的政治风波,充分展示了伊朗革命后社会的政治发展成就和允许异见并存的政治空间。内贾德总统的连任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反映了伊朗社会延续既往发展轨迹的深厚社会基础和强大制度惯性,但其激进平民主义的施政风格和相关政策却可能对伊朗的长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9.
西方人类学最初建立于一定数量的公设之上(实证主义、客观主义、原始主义等等),这些公设在几百年间占据主导地位,用于证明人类学研究社会的各种特质(宗教的、传统的等等)。针对西方中心 相似文献
60.
"后全球化"时代所表征的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经济生活现象,其对于人类文明转型时代合理性意义上新道德生活和普遍价值实践之深刻理据探索的启示意义在于,受启蒙现代性理念规制的旧全球化时代那种狭隘、封闭的民族国家、社会的内涵和意义,正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变革。"天下"观念日益觉醒的现代人开始认识到,作为一种文化、实践现象,任何时代的生存伦理与价值观念,都是特定交往场域中多主体、多因素、多变量复杂博弈和自主建构的结果。在"地球一家"与"人类一体"之意义上,理想形态的道德共识与人类共同价值建构,坚持"行动优于理念",服从的是平等、健全的生活世界的共同体逻辑,强调的是以优良制度的名义,在持续的变革中,不断推进"类本位"时代人类共同生存利益和福祉最大化的公共性实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