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62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20篇
丛书文集   424篇
理论方法论   55篇
综合类   691篇
社会学   72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比所谓"为教育开辟端绪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早l800年。《学记》共20节,最后一节"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此之谓务本!"中所言"务本",不仅指教学中要抓住本质规律,而且升华到修身养性问题;不仅总囊全文,而且起到首尾呼应的效果,使文章内容更加深刻,结构更加严谨,可谓"点睛之笔"。但是,我国学者在  相似文献   
102.
儒家学派特别注重理想人格的塑造。其中董仲舒承前启后,对所谓圣人君子有许多论述,其论述对后代儒家有重要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03.
儒家"内圣外王"之人格的建立更多地依托于个体生命对儒家精神的信仰和坚持,而缺少一种坚强有力的外在规范,由此导致其在实践层面最终走向伪饰的可能.而道家的"自然"思想实际上追求一种天地人间的真性之流行,从而获得对治儒家之伪饰的可能.在这一基础之上,以王弼为代表的魏晋初期的思想家们,展开了儒道融合的思想进路.  相似文献   
104.
先秦儒家道德形而上学是奠定在"君子"学说的主体论基础上的."君子"乃是一个以超越的道德理性寻访人类价值之源的人文主体; 其基本性质乃由孔子的"文明"说与"文、质张力"说所揭示; 其道心道骨始终朗显在"为学致道"与"为仕事道"之间的价值抉择及其践履中.  相似文献   
105.
论岭南的汉化和儒化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南先秦时期还是蛮荒之地 ,秦朝统一岭南后 ,随着先进的中原文化的带入 ,岭南文化开始走向汉化。随着“独尊儒术”政策在汉帝国的普遍推行 ,岭南又进入儒化的时代。岭南的儒化过程 ,实质上是汉代经学在岭南的普及和消化的过程 ,其中古文经学在岭南的发展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6.
班婕妤思想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婕妤是我国妇女史上的著名人物,我国传统上把班婕妤视为具有儒家思想的封建礼教的妇女行为的典范,是不正确的,这是儒家学者如班昭、朱熹等人为了建立儒教妇女典范而对班婕妤的歪曲。班婕妤的思想实质上是外德内道,无论从其家世、行为及其《自悼赋》等方面进行分析,均是如此。而班婕妤外儒内道思想的产生,实有其深厚的家族的和社会的渊源,从我国妇女史看,班婕妤则是我国妇女从非儒教化向儒教化转化的过渡人物,深入研究班婕妤,对我国妇女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7.
《周易》提出了一系列的人格类型,其人格类型基本上划分为二大类一类是肯定型的人格类型,即君子一类;一类是否定型的有待教化的人格类型,即小人一类。“君子”是《周易》所追求的理想人格,而“小人”则是君子所要教化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8.
吕明灼在《孔子研究》2008年第3期撰文指出,崂山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儒佛道“三教一家”的格局:第一,三教共“和”。中国是一个讲“和谐”社会、讲“中和”哲学的国家。我们自古就有“大同世界”、“天下为公”、“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之说。  相似文献   
109.
文章通过考察"义疏"字义演变,得名缘由及历代儒经义疏体式特点,对目前学界对于"义疏"的一些看法做出了辩正.文章指出,"义疏"复合"义""疏"二字而成,各字取义不同,"义疏"名义因此有别,同时,由此名义之下,亦存在着彼此相关但相互区别的三种不同体式.  相似文献   
1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形成,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又受到“崇尚个性自由,追求个人主义”的浮躁气氛的社会大潮的影响。面对着这些不断发展的充满好奇、敏感、浮躁、任性的个体(大多是独生子女并且是在“哄、捧、爱”中度过自己的童年、少年时期的),我们德育工作者如果还是单纯地依靠一张嘴来打天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