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27篇
管理学   5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8篇
丛书文集   171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317篇
社会学   59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涂可国 《东岳论丛》2024,(1):165-173+192
荀子就君子的内涵、构成、形态、特点、表征、地位、准则、境界、情感、工夫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提出了“君子之学”和“君子之道”这两个核心理念,使之贯穿始终。就君子的本质规定而言,荀子言传的“君子”的含义包括三方面,即作为多才广识的君子(才)、作为地位显贵的君子(“位”)和作为道德高尚的君子(“德”)。就君子的道德品性而言,荀子主要强调君子从公、君子贵当、君子爱人、君子中庸和君子致诚五种意蕴。就君子的价值追求而言,荀子更为彰显君子以“善”为标志符号的道德价值追求,极力倡导君子尚道、积善和必辩。就君子的地位作用而言,荀子大致从君子治百事、君子理天地两个层面加以阐释。就君子的自我修养而言,荀子着力阐发了君子的为学和修身两种修养之道。  相似文献   
642.
《关雎》是一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作品,它的产生首先是一种文化现象。君子形象体现了传统文化精神中高度重视德性修养、中庸之道、自强不息、天人合一、乐观豁达等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643.
战国楚竹书为研究先秦学术思想史提供了丰富材料。楚竹书中对个体的强调,对君子修养、君臣德行的要求显示出逻辑上的承继性,而有关“治世”问题的讨论,大抵可置于以“德治”为核心观念的思想结构之中,体现着战国儒家德治为本的政治思想。楚竹书所见战国儒家政治思想与汉代儒家思想的差异,如“君子”指称的变化、君亲观念的转变等,都与战国秦汉社会现实的变化特别是大一统政权的建立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44.
君子“在先秦时期有个动态演变过程:最初,“君子“并无明确的道德含义,只是对贵族男性的普遍称谓;其后,“君子“被早期儒家赋予道德内核,扩展为“君子之道“,并逐渐内化为个体的情感结构和原发本性。“君子“道德践履方式的确立,及实用体系的全面建构标志着君子道德价值系统的定型。这一价值系统的形成,及之后在实践中的运用,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政治层面上,突破了中国历史上森严的等级制,限制了王权的无限膨胀,为平民话语权的伸张提供了一种途径;在文化层面上,则用伦理道德构建了整个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核心,塑造了道德重于理性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645.
本文从成圣之道的设计等方面论证了孔子心仪的理想人格是具有现实性可能的圣人而非君子,并将《论语》文本置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进行解读,认为,均以孝悌为本的为人、为仁、为礼、为政在根本上可说是融通一致的,是同一问题在不同侧面的表现:为人,其核心精神是为仁,具体措施是为礼,最高目的是为政;为人,从内在品质来说,就是要为仁;从个体行为层面言,就是为礼;从社会层面言,就是为政。进而提出,孔子期许的为人理想,就是为仁、为礼、为政的高度结合,即“仁以为质、礼以行之、功以成之”的圣人。文中还就“仁”、“圣王”等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46.
孔子的“君子”人格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子平生教书育人,以培养造就"君子"为宗旨。君子一直是人们区分人的道德品行好坏的标准,君子是人们追求达到的理想人格目标,小人是人们所鄙弃的无德行者。君子人格的内涵、特征或者标准,大致说来,应该有10种:仁、义、礼、智、忠信、勇、中庸、和而不同、文质彬彬与自强不息。孔子及先秦儒家汲汲于"君子小人"之辨,目的在于扬善抑恶,塑造仁德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647.
理想人格是中西古代人生哲学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从理想人格的品质、修养方法和人生实践三个方面,对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理想人格学说进行比较研究,力图使人们对中西古代理想人格学说有大致了解,从而为新时期理想人格的建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48.
春秋时期的人物品评活动盛况空前,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品评人物的高峰。这一时期处于思想前沿的是贵族君子,他们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圈。他们在政治外交活动和思想交流活动中常常品评人物。贵族君子和史官的思想在这一时期出现合流的倾向。贵族君子和史官成为这一时期人物品评的主体。《左传》就记载了大量的发生于贵族君子这一文化圈的人物品评事例。其中可以称得上人物品评盛会的大型活动有三次。分别是虢之会:郑行人公孙挥品评各国大夫;垂陇之会:赵孟请赋诗以观郑国七大夫之志;延陵季子遍评各诸侯国政治精英。  相似文献   
649.
邹安寿 《新天地》2015,(4):22-23
花开花落又一春,我的老伴何煦昭辞世已经一年多了,但我对他的思念却有增无减。他的音容笑貌、他的高尚品德、他待人接物的真诚无私,特别是对党对事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时刻在我脑海中盘旋,难以忘却。煦昭的离开是那么匆忙,没来得及与大家告别。我知道他有许多未了心愿:4月回老家看看;5月与校友相约去公园划船,像中学生一样荡起  相似文献   
650.
理想人格范式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变迁而变化.中国古代社会是农业经济社会,伦理与政治的双重建构决定了教育必须培养"君子儒"与其相适应,突出了教育"善"的一维;近现代中国为实现工业化,要求培养"技术人"来承担历史使命,展示了教育"智"的一维的合理性与优先性;21世纪,为了建设一个和谐的新社会,教育必须走向新的超越,培养"智""善"融合的"和合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