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27篇
管理学   5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8篇
丛书文集   169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316篇
社会学   59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51.
张晚林 《天府新论》2016,(2):137-147
“富强”作为一种核心价值,不能仅从“富”上考量,还须从“强”上来阐发。即,一个国家或民族物质财富上的“富有”,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个国家或民族就一定足够“强大”。“富强”如果既意味着“富有”亦意味着“强大”,则必须包括以下三点:其一,富民,藏富于民;其二,教民,官吏以身作则使百姓知文化德义、礼义廉耻;其三,社会养成君子品格,能意识到财富在人生价值中的限度。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并不排斥物质财富,且于以上三点都有极具价值的论述。故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富强”必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与资源。  相似文献   
652.
《论语·学而》有重要的伦理价值。《学而》中有很多思想议题,各思想议题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用“君子”之“学”把各章的思想串联起来。“君子”是在人伦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学”成长的,通过“学”成就的“君子”不仅具有人格的独立性,还保持了趋向于自我完善的超越性。“君子”是人伦的典范,促进了人伦关系的优化。人伦是人的现实的生存场域。“学”丰富了这一场域的意义内涵,从而以君子的人格撑开人伦而成圆道。“君子”在自我成道成德中促进他人成道成德,个体通过“崇德”深化人伦关系的伦理意义,并以个体成道成德为价值归宿。圆满的人伦场域与圆满的个体人生在这种伦理关系中达成一致,则可以说此为最高境界的圆满的善。  相似文献   
653.
古琴作为传统文人君子的大雅之器,呈现出与其他乐器不同的审美追求之旨趣。"琴者,禁也"的命题提出,意味着琴乐不像其他音乐那样,追求华丽的音乐表现力,以悦耳享受的音声满足听者的感官享受。琴乐的根本是禁止欲望杂念,收敛身心,回归心性的本源,达到万物合一的超然状态。"技"是"道"的基础,其实存境界仍是"以技入道",追求恬逸、闲适、虚静、深静和幽远的大雅意境。  相似文献   
654.
655.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是儒家著名学者荀子关于终身学习的至理名言。至于为学者的学业成就与人生目标,至圣先师孔子曾经对他的学生子夏语重心长地教诲:"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细查深究,前者的君子儒,是指向道德高尚的儒者,以修身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后者的小人儒,是指向以儒生之学为职业的小人物。学习目标不同,儒学的价值取向也就不同。在君子儒看来,儒学是一种志存高远的理想追求;而在小人儒看来,儒学则不过是其安身立命、谋生立业的一种阶梯与凭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