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188篇
劳动科学   34篇
民族学   49篇
人才学   85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383篇
理论方法论   110篇
综合类   1633篇
社会学   1565篇
统计学   1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755篇
  2013年   435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339篇
  2009年   351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388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和谐”是大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羡林 《领导文萃》2009,(9):126-130
美国总统罗斯福问太虚大师如何实现和平,太虚大师回答:“慈悲无我。”“我”是纷争的根源,和平必须实现“无我”。“无我”才能无私,无私才能大公,大公才能实现和平。  相似文献   
152.
幽默二则     
《老友》2012,(1):44-44
只有我没笑 法朗士从学校里回来说:“妈妈,今天在校园里有一个孩子掉到水坑里去了。所有的孩子都笑了,只有我没笑。”  相似文献   
153.
王洁云 《新少年》2009,(7):37-37
我听见了秋的声音,它在那广阔的田野里,看,秋一张口,田野就陶醉了。  相似文献   
154.
某次作文考试,作文题目为《我的妈妈》。教师批到这样一篇作文:我从小失去了爸爸,跟着妈妈相依为命,我从小就过得很苦,没想到妈妈今年又下岗了……写得煞是感人。可是越往下看越不对劲,怎么许多的学生都是同样的遭遇呢?看来,尽管我们的教师对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加强了习作过程与方法的研究与指导,可是,我们小学生的习作说空话假话、表虚情假意的顽疾,仍然根深蒂固。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届届雷同的现象仍然存在。究其原因,是学生的脑海中可供写作的材料内容不足。即使学会了一整套的表达方法、技巧,也终因无米难为炊。要让学生的习作说真话、吐真情,表述具体、生动、形象,指导习作就必须从内容入手。只有从内容入手,学生的观察、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训练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相似文献   
155.
自传作品《如果种子不死》是安德烈·纪德力图进行自我形象建构的一次文本尝试。作为20世纪最为复杂的几位法语作家之一,纪德一生伴随着极大的关注与质疑。苦于心灵无人知晓,便将自己的多重个性写进自传,勾勒出成长历程,分析个人复杂思想的成因,试图建构一个大胆反叛宗教伦理道德的同性恋作家形象。然而,这一形象又存在自我矛盾性,文本又表现出深层的自我解构性。  相似文献   
156.
<正>我们害怕把孩子养得太自私,总是教他要和朋友们分享。可是,为什么他们分享起来总是心不甘情不愿呢?豆豆懂事后,我经常告诉他:"好东西,要跟小朋友一起分享。"谦让和礼貌是父母教给我的第一课,我将它们理解为分享,并且教给豆豆。我一直认为,分享就是把自己的好东西让出来。但是一个美国妈妈的话,让我改变了看法。一个美国妈妈带着两岁的女儿玩。有个小男孩跑过来,想玩她心爱的玩具,小  相似文献   
157.
在翻译西德尼·谢尔顿的自传体小说《我的另一面》的第一章中感受倍深,从忠实传意、瞻前顾后、运用技巧等几个方面归纳,进而研讨在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中何以异中求同、变中求信,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翻译行为既受限制性约束,又有创造性的自由,其本质是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进行协调。  相似文献   
158.
卢璐 《山西老年》2016,(4):50-51
一所谓的教养,其实是和社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的。"三代培养出一个贵族",在饭都吃不上的年代,谈什么贵族?上世纪60年代的一个星期天,我妈上学的学校门口有老乡摆摊儿卖自家产的花生。有的男生饿到无法自持,见到花生抓了就跑,被老乡抓住狠打一通。我妈上的是住校的军队保育小学,抢花生的是少将的儿子。  相似文献   
159.
回家     
可能是因为年岁渐长的缘故,对回家这件事我开始萌生越来越多的“不情愿”。但此次,母亲说这是“命令”,无可奈何之下,我便答应一同回去。想来有些可悲,回家这件平常的事,何时竟成了一种强制性的要求。我的家乡在崇明,虽说还是在上海,可路途并不近。长江大桥未建成之前,回家只能“走水路”,船一坐就是近一小时。前些年外公住院后不久便撒手而去。没过  相似文献   
160.
《庄子》"轮扁斵轮"寓言中是以轮扁为"观"之主体,以斵轮作为推论的逻辑起点.轮扁之"观"具有两种内涵:由"以我观之"走向"以道观之".轮扁斵轮的实践过程以其自身之在为出发点,从或"徐"或"疾"进展到"不徐不疾",由"技"至"道"这一过程既彰显出轮扁"以我观之"的内涵,亦被赋予了"以道观之"的特征.在斵轮过程中,庄子既强调要从人为走向自然,对目的、意图进行扬弃;同时,庄子又承诺了"不徐不疾""得手应心"地斵轮的完美境界,这种自然而然的、近于道的境界无疑是斵轮活动的目的.显然,庄子对于斵轮活动中的目的、意图的扬弃与对于斵轮最终可达到的境界的承诺之间存在着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