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188篇
劳动科学   34篇
民族学   49篇
人才学   85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383篇
理论方法论   110篇
综合类   1633篇
社会学   1565篇
统计学   1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755篇
  2013年   435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339篇
  2009年   351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388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赛珍珠作为文学上的民族书写者的形象和定位早已深入人心,但实际上,特殊的命运和经历使得她超越了单一民族的禁锢和束缚,成为一个有着"四海之内皆兄弟"情怀的世界公民。在自传《我的几个世界》中,赛珍珠回顾作为一名"第三文化小孩"的特殊成长经历和背景,追溯了自身世界公民思想的来源,同时,也通过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文化沙文主义以及种族主义的批判,阐述了自己的世界公民思想和主张。  相似文献   
162.
《我的军营我的梦》的作者邰若鹏年轻而富有理想,他通过书写崔光明梦境中的军营生活,展现了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和军事梦想。作品依据现代科学技术构建了自己的军事理想,是21世纪所倡导的“中国梦”的理想形态,也可以说这是新一代年轻人共同的梦想。作品通过主人公崔光明所展现出来的军人的信念,更是所有军人共同的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163.
从目的论视角,以《The Absolutely True Diary of a Part——Time Indian》的卢秋莹汉译本《我就是要挑战这世界》为例,在阐释翻译目的与译者主体性之间逻辑联系的基础上,探讨翻译目的和目标读者对译者主体性的影响,重点研究译者如何应用归化策略以及转译、措辞、句式结构调整和虚词具体化等翻译方法,分析译者对源文本的解读和对译本的加工,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翻译目的和目标读者的需求,积极发挥主体性,翻译出优秀的译本,彰显译者的身份地位。  相似文献   
164.
论比较诗学及其他者视域的异质文化与非我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化时代的汉语学术界,比较诗学研究是中外文论走向汇通性研究所展开的主流方向,比较视域是比较诗学在学科研究上得以安身立命的本体,他者视域是比较视域构成的内在品质,他者视域在比较诗学研究中秉有的两种文化立场。异质文化是比较文学研究者以及国际汉学家所使用的一个专用术语,以语言与民族血亲关系的本质差异性而言,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本质上互为异质文化,即两者互为异类,对方都是自己的非我因素。比较诗学研究者诉求跳出本土学术研究领域的单边文化主义,主张以一种异质文化与非我因素的开放眼光来从事普适性的、整体性的、国际性的中外诗学研究,从而规避本土文论研究的一元性和惟民族性。比较诗学研究中的比较视域主张中外诗学研究之间的相互看视,主张中外诗学双方之间互为他者,认同一个民族的诗学相对于另一个民族诗学来说,两者之间就像镜与灯一样,可以相互镜照与相互照亮。交集理论是比较诗学在学科理论建设上简明及有效回答视域融合及比较研究如何可能的学理观念。  相似文献   
165.
王蒙 《中国民族》2015,(9):18-19
自1963年至1979年,我在新疆生活了16年。我与维吾尔等各族农民、与铁衣甫江等各族知识分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同室而眠、同桌而餐、有酒同歌、有诗同吟。我们将心比心,相濡以沫,情如手足,感同一体。我学会了讲维吾尔语,我阅读了不少维吾尔文书籍。我始终将新疆看作我的第二故乡。1979年回到北京工作以后,我10次再访新疆,与各族农民与知识分子老友重逢话旧。  相似文献   
166.
电视养生节目以传播健康知识为主要内容,解读百姓身边的健康问题为主的生活服务类节目,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节目取得了良好的口碑,用多种新奇的手法巧妙地传授健康知识,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以《我是大医生》为例,以传播学视角解读和分析了节目内容、传播者话语、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并对此类节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7.
168.
169.
本文统计第一人称代词"吾"与"我"在上古典籍<尚书>、<左传>、<庄子>中的使用情况,并进而探讨"吾"与"我"的区别.分析典籍中"吾"与"我"的消长,认为其在语法功能、语用色彩上略有分工."吾"的使用频率日渐超过"我".  相似文献   
170.
考辨了儒家的“逝者如斯夫”、“天下归仁”、“可欲之谓善”、“万物皆备于我”、格物之“格”五句经典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