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人们对于传统民居特色的传承,已经不局限于对传统民居建筑形式模仿,而是逐渐转向对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和生态经验的借鉴.本文试图深入发掘川东民居的地方性营建特色,通过从整体聚落组织到个体空间形态的梳理,探讨川东民居是如何由形态向状态的转变. 相似文献
22.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推定 ,《诗经·周颂》中的《时迈》篇 ,是西周开国之初在“天下中心”的“成”地 (即后来的“成周”之地 )大祭上天时的作品 相似文献
23.
传统建筑文化是一种宝贵资源,其内涵的探索与传承是现代社会的历史责任。皖南传统聚落空间的营建策略具有极大的人文价值和宜居价值。合肥民航家园小区整体布局形态遵循着有序的生态空间布局形式,借鉴皖南建筑传统聚落整体空间的朴素生态观,居住小区内的功能空间布局各具特色,整体风格和谐统一。文章以合肥民航家园居住小区的空间形态规划为例,对皖南传统聚落空间营建策略的当代借鉴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对当代居住规划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4.
周人在泾渭流域发祥,受商朝策封,自称"西土之人",称商王畿为"中国".武王灭纣后,饼商王畿入周王畿,称关中-洛邑-朝歌一线为"中国",在"中国"之内分封采邑,承认周边氏族势力为诸侯,"中国"词称具有了明确的地域、民族、文化和主权归属意义.成王与周公东征,巩固了王畿,并灭掉周边旧氏族,分封鲁、齐、燕、晋等诸侯,致周文化与各地文化逐渐融合,周民族与各地民族逐渐融合,至春秋战国时王畿与诸侯国差异消失,中原各国与秦楚吴越的差异消失,九州认同为"中国","中国"词称的地域、民族、文化和主权归属意义再次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25.
林丽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08-110
当前,我国高校学报生态环境受到了污染.为此,引入了"破窗效应"的思维模式,认为要营建高校学报生态环境,让高校学报远离"引爆点",并使之持续健康地发展,要从体制、学风、编辑素质上齐下功夫: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规范学术期刊质量的评估机制;建立潜心研究的学术环境、倡导学术批评;提升学术修养,培养编辑的学术责任感,培养编辑的文字能力等. 相似文献
26.
两淮盐商与扬州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伟康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2):76-80
两淮盐商系形成于明中叶衰落于清末民初的特殊商帮,曾在扬州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产生过巨大影响.从盐商交结文人,资助寒士,营造、扩建扬州园林,赞助、兴办文化教育事业,可见其对丰富扬州文化的内蕴,推进扬州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对"历史文化名城和具有传统特色的旅游城市"的结构格局与地位、性质的最终奠定,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应当摒弃学术界长期以来动辄否定两淮盐商的观点. 相似文献
27.
自2010年震后,玉树藏族传统民居为外界人们所熟知,随着玉树地区的重建,现代城市建筑文化被引入,导致当地藏族传统民居日益遭到侵蚀而锐减,民居文化的传承面临危机。本文从营建技艺的角度,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对玉树地区通天河流域和南部囊谦县典型藏族传统民居的墙体进行测绘、分析、归纳,旨在首先为玉树地区藏族民居墙体营造技艺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性资料,其次为当地建筑文化传承和新地域建筑的创作提供理论参考,并为全国范围内民居营建技艺的研究提供一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信仰危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事实。这既有社会客观的原因,也有大众主体主观的原因;既有历史的根源,更有社会现实的土壤。如何科学地分析和确立健康向上的大众信仰体系的指导原则,以及如何重建、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是当今社会迫切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9.
高校创新教育环境的关键性要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 ,高校创新环境对创新者创造性发展影响极大 ,只有通过营建良好的创新环境并发挥其影响力 ,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30.
尹亚红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20(1):82-83
长久以来 ,隋炀帝开通运河、营建东都被看做是纯为满足个人私欲的劳民伤财之举 ,毫无可取之处 ,他本人亦被斥为暴君。其实 ,开通运河、营建东都出自当时统一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其指为暴政 ,从而全盘否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