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53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91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288篇
社会学   13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人 ,自降生以来 ,就陷入“自我”的重重矛盾之中 ,不仅面临“本我”的约束 ,还要应对“超我”的压力。如何做到既能满足“本我”的生理本能的需求 ,又能符合“超我”的道德化意愿 ,使自我得以完善 ,这是人们毕生所寻求的。研究唐代著名小说《莺莺传》中崔莺莺的艺术形象 ,破译其“哀而不恨”的密码 ,对于我们揭示这一人生主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解读晚清著名遵义诗人郑珍"九哀"诗.阐述了郑珍"九哀"诗中流露出来的忧国忧民之现实主义精神,并对诗歌中采用的颉取典型,运用对比和使用方言俚语等艺术手法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33.
胥乃丹  王硕 《现代交际》2023,(3):103-110+124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将中华姓氏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是实现高校“铸牢”教育的重要渠道。本文在解析中华姓氏文化历史地位与融入课程思政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探究“铸牢”视域形成,明确高校“铸牢”教育意义与关键,辩证得出中华姓氏文化融入课程思政与高校实现“铸牢”教育具有互为表里、双位一体的内在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34.
拜伦《哀希腊》先后有梁启超、马君武、苏曼殊、胡适等多种中文译本。诗中反问对比修辞手段的大量运用、韵律的巧妙安排等是其富于诗美感染力而广为传诵的本体原因。同时梁启超等译者的个性化翻译或曰“创造性的叛逆”对开发原诗所蕴含的巨大的革命鼓动力量也不容忽视:《哀希腊》对马君武《华族祖国歌》、胡适所谓“试验的态度更显明”的《自杀篇》及蒋光慈《哀中国》等诗作也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屈原哀郢的原因是因见白起破郢。文章立足历史,分别从时空条件及人物主观心理方面论证了此观点  相似文献   
36.
乾嘉时期,在阳羡、浙西、常州三大词派消长更替之际,黄景仁另辟蹊径,在当时词坛独树一帜.黄景仁词中的哀情与豪气,阳刚与阴柔等二元因素的对立与统一,并进一步论述了黄景仁词对词学传统的背离与回归,以期能够揭示其二重形态与词美流向.  相似文献   
37.
元散曲中缺少写社会时事、哀民生疾苦的内容。张养浩天历二年(1329年)赴陕西救灾所写哀民散曲,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怀抱。他的哀民散曲的出现是元散曲题材内容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38.
周瘦鹃精通外语,避免了时人随意翻译的弊病;熟悉欧美小说,对所译作品的选择具有专业眼光。他运用整体忠实而适度归化的翻译策略,使译作呈现出不同于"五四"翻译小说的才子笔墨。无论用文言,还是白话,其译文总是清新流畅,雅俗共赏,颇能引起民初读者的"兴味"。他大量翻译"哀情"小说乃是其主体精神与时代风尚双重建构的结果。若从"融才子笔墨与专业眼光为一体"的角度考察,他已经超越林纾、包天笑等译界前辈。在"新文学革命"前夕,他便开始更多地采用直译,使其译作呈现出一种与时俱进的特色。  相似文献   
39.
《源氏物语》的女性群像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氏物语>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创作于11世纪初的一部长篇写实小说,被认为是代表了日本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峰.其艺术成就是塑造了源氏及众多女性形象,并通过这些形象反映了物哀、幽情等审美意向.  相似文献   
40.
赵俊玲 《兰州学刊》2006,(3):63-64,74
《文心雕龙.哀吊》及《祝盟》论述了以“哀”名体的两类作品:哀辞和哀策。刘勰不把哀策作为“哀”体文的重点,与《文心》全书都更重视晋以前作品的总体倾向一致,同时在简短的论述中,刘勰也注意到了哀策在体制上实与诔相同;对于哀辞,刘勰基本上认为它是施于幼童的一种文体,这一认识是当时创作实际情况的反映;对于“哀”体的认识,稍后的《文选》和《文心》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