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73篇 |
免费 | 175篇 |
国内免费 | 11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80篇 |
劳动科学 | 10篇 |
民族学 | 110篇 |
人才学 | 126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3052篇 |
理论方法论 | 461篇 |
综合类 | 7130篇 |
社会学 | 675篇 |
统计学 | 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85篇 |
2022年 | 132篇 |
2021年 | 128篇 |
2020年 | 177篇 |
2019年 | 156篇 |
2018年 | 70篇 |
2017年 | 123篇 |
2016年 | 172篇 |
2015年 | 278篇 |
2014年 | 623篇 |
2013年 | 565篇 |
2012年 | 639篇 |
2011年 | 864篇 |
2010年 | 936篇 |
2009年 | 856篇 |
2008年 | 980篇 |
2007年 | 736篇 |
2006年 | 653篇 |
2005年 | 681篇 |
2004年 | 663篇 |
2003年 | 499篇 |
2002年 | 418篇 |
2001年 | 409篇 |
2000年 | 337篇 |
1999年 | 178篇 |
1998年 | 109篇 |
1997年 | 89篇 |
1996年 | 58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6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11.
新世纪的乡村小说前所未有地凸显了城乡文化的冲突.贾平凹、陈应松和孙惠芬等作家的乡村小说展示了乡村家园在城市挤压下的艰难现实,突出了"地域故土"的失落,彰显出城乡交融中的较量与冲突,追寻着失落的精神家园,悼挽着乡村文明的衰落,思考着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等重大生存问题,揭示了农民在时代变革中的精神痛苦与内心困惑.当然,这种城乡冲突叙事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 相似文献
212.
蒋韵不寻常的个人生命史、文学阅读史以及“文化大革命”中的亲历,使她成了对爱与美的消失充满忧伤的那一代人的典型代表。因此,她执意以女性悲情书写唤起人们对爱与美的珍惜。这种强烈的内在心理需求成为她创作的初始动力源。蒋韵近30年的创作从未脱离这一动力源。 相似文献
213.
温泉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5-58
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入手,管窥其与京派小说中现代意识内在的多角度联系和京派小说现代意识独特的深层蕴意。他们的现代意识是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心理学、美学理论,对传统进行重新阐释和运用,从审美角度反思现代性。 相似文献
214.
李停停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3)
在明清拟话本小说中存在着大量的节妇形象,根据其自身体现出的贞节观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传统型节妇形象和变通型节妇形象两种.其中传统型节妇形象按照守贞方式之不同,又可分为贫病相守、妾甘守夫、夫死而守、夫离而守、抗暴守节等几种类型.这些节妇形象的出现,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形象类型,为中国古代文学女性人物画廊增添了沉重而醒目的一笔. 相似文献
215.
本文论述了三个相关层次的问题:程小青的<霍桑探案>和高罗佩的<大唐狄公案>是中国式的侦探小说和西方式的公案小说;他们这样创作是由于各自的文化、文学的"偏食"和"误读";"偏食"和"误读"是不同民族、国家文化、文学传播中的必然现象. 相似文献
216.
20世纪初,<新小说>与<月月小说>上刊登了梁启超与包天笑的同名短篇小说<世界末日记>.勿庸置疑,它们都是传授先进的天文学知识的科学小说.然而,新世纪伊始,"世界末日"的登场似乎有违时代潮流之嫌.通过对英文原作、日译本、中译本、中文创作版的异同比较,从清末的"科学"与"科学小说"、"世界末日"与"世纪末思潮"、中国关于"世纪末思潮"的接受等方面进行探讨,不难发现<世界末日记>中看似矛盾的"科学"和"世界末日"、"世纪末",实际上蕴含了从旧传统向新社会蜕变的深刻意味. 相似文献
217.
为<社会科学研究>30华诞写一篇小文,就我个人来说,的确是有感而发. 在拙著<中国文言小说流派研究>的"后记"中,我曾发自内心地向为数不多的几家刊物致谢;其中一家是<社会科学研究>,同时也感谢了几位从未谋面的编辑,其中一位是<社会科学研究>编辑部的李琏生先生.如此认真地致谢,表明我只是一个寻常人,因为真正的"人物"通常是受恩不谢的.之所以不谢,意在暗示自己发迹后将有以重报,其中包含着不同寻常的自负意味.但也正因为我只是一个寻常人,也就更能见出<社会科学研究>在我的学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我在学术上的些许成绩是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提携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218.
丁玲是随着她成功地塑造了莎菲的形象而一鸣惊人、蜚声文坛的.莎菲是丁玲早期创作主调的集中形象体现者.其他形象无不是这一主调的变奏,她们与莎菲一起构成了丁玲早期创作的主旋律,致使"追求一幻灭一再追求一直至最后幻灭"的主题得以反复和深化,表现出作者所具有的现实主义的深度.追求与幻灭的主题,病态与变态的人物性格,都决定了丁玲早期作品必然重细腻的心理剖析和自我意识的发掘,这就形成了作者早期的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19.
就“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全部九届获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情况来看,这些作品中有一个典型的“兄妹情结”,即作品人物中的同龄儿童形象总是以男生年长,女生年幼的“大哥哥、小妹妹”的关系模式出现。截取秦文君《男生贾里》两段作品中的对话,细读分析发现,在这样的一种男长女幼的关系模式中,高一级的权力被固定地赋予男孩子、低一级的权力赋予女孩子,造成了男生权威强势、女生弱势无权的固型模式。这种权力的不对等关系通过小说中的话语,如指令言语行为、间接/直接言语行为等得到构建。 相似文献
220.
冯梦龙在通俗文学领域多有建树,他编辑整理的民歌、笑话、通俗读物和白话短篇小说集"三言"等,对于世俗心态与文坛流变,均产生了广泛而久远的影响。冯梦龙以其过人的才华、领先于时代的胆识,致力于通俗文学的整理创作,对于白话短篇小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围绕小说的文人、民间两个传统的衔接这一命题,揭示冯梦龙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所拥有的特殊地位与杰出成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