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89篇
  免费   713篇
  国内免费   226篇
管理学   626篇
劳动科学   29篇
民族学   238篇
人才学   154篇
人口学   60篇
丛书文集   9421篇
理论方法论   1844篇
综合类   13398篇
社会学   663篇
统计学   95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308篇
  2022年   330篇
  2021年   413篇
  2020年   418篇
  2019年   379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356篇
  2015年   717篇
  2014年   1621篇
  2013年   1272篇
  2012年   2036篇
  2011年   2198篇
  2010年   1943篇
  2009年   2018篇
  2008年   1954篇
  2007年   1547篇
  2006年   1450篇
  2005年   1372篇
  2004年   1326篇
  2003年   1090篇
  2002年   927篇
  2001年   798篇
  2000年   614篇
  1999年   311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通过对医学模式演变的回顾,说明不同时期哲学对医学起着重要的推动和制约作用。现代医学的发展,要求医务工作者要具备较高的哲学素质。应针对医学专业的特点,加强哲学教育。  相似文献   
112.
中图分类号〕C〔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1999)07-0048-03建国后的50年中,广东社会科学的活动和研究,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广东解放至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成立;二是从省社联成立至“文化大革命”;三是从粉碎“四人...  相似文献   
113.
作为一代教育先哲,墨子有着非常丰富的教育哲学思想。他的“善少恶多”的人性观,培养“兴利除害”之“兼士”的教育目的观,以及“察知”、“实知”、“言必有三表”的知识论体系,对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哲学思想,建构现代中国教育哲学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4.
审判哲学是关于司法审判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且应当是法哲学的一个部门或者分支,是研究司法审判现象及其关系的学问。从研究对象和内容上看,审判哲学本质上是理念哲学。审判哲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诉权与审判权两个最核心的范畴,以及争点、规范、主体、行为四个基本范畴。诉权与审判权的准确界定及其关系的合理定位,决定着司法审判的基本走向和运作模式。争点、规范、主体、行为四个基本范畴既具有独立的内涵,又相互联系和作用,构成了整个司法审判过程的主线和纽结,司法审判实际上是主体在规范的基础上,针对争点的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问题是审判哲学的基本问题。司法审判的哲学化需要达到应然、主观、超验等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5.
邱东 《中国统计》2021,(1):66-68
事业维系于人,作为一项高智力工作,政府统计(从其主体内容看社会经济统计,或作为社会科学的统计学)更需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队伍作为基础.落实中共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的指示,高质量研判国势,需要切实尊重专业,着力提升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116.
姜海波 《求是学刊》2007,34(6):52-58
国外学者对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格外重视,在各种学术争论中对这个概念进行了责难和辩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沿袭着生产力概念的古典经济学用法。经过《神圣家族》、《评李斯特》等文本,马克思变革了生产力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在恩格斯手写稿上的批注表明了生产力概念的哲学内涵,而且把生产力理解为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17.
118.
从根本上说,初期儒家哲学认识论的特点是认识论与本体论交织在一起,如果不作细致辨析,很容易得出其中没有认识论这样的结论。此一特点是与当时人们认识事物的特定方式相联系的,这种特定方式是站在整体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人和人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进行理解,这种整体性的生活经验既是其本体论的基础,也构成了其认识论的基础,由此造成了此后中国哲学在许多问题上不作细致地区分,这一点是我们在研究先秦儒家哲学时必须加以注意的。  相似文献   
119.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