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03篇 |
免费 | 93篇 |
国内免费 | 2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7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97篇 |
人才学 | 21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1370篇 |
理论方法论 | 255篇 |
综合类 | 2232篇 |
社会学 | 88篇 |
统计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61篇 |
2021年 | 75篇 |
2020年 | 70篇 |
2019年 | 55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84篇 |
2015年 | 116篇 |
2014年 | 213篇 |
2013年 | 210篇 |
2012年 | 242篇 |
2011年 | 266篇 |
2010年 | 331篇 |
2009年 | 322篇 |
2008年 | 333篇 |
2007年 | 268篇 |
2006年 | 219篇 |
2005年 | 192篇 |
2004年 | 182篇 |
2003年 | 155篇 |
2002年 | 146篇 |
2001年 | 139篇 |
2000年 | 92篇 |
1999年 | 52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文学史家写作曾很长时间比附于主流意识形态,呈现出一种主体精神缺失后的"失语"."京派"作为一个自由主义的文学流派,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几经沉浮.我们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中"京派"的文学史表述的考察,可以探析文学史家与中国现代文学史实的关系,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写作中文学史家作为知识分子的主体精神失落的客观存在,以及这种集体"失语"与"回归"的原因,进而给今后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和写作以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62.
现代社会中,茶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愈益密切,茶文化的影响愈益深远,茶文化的研究再次掀起高潮.如果我们以美学作为切入点,综合运用茶学、诗学、美学等知识,以诸多优美的唐代茶诗为研究材料,解析诗中所体现的饮茶的自然环境、使用的器具、冲泡程式等,则可以发现,饮茶不仅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而且是一种艺术和精神美的享受.深入研究唐代茶诗,便于我们把握唐代茶艺审美情趣的奥妙所在,丰富茶诗美学研究. 相似文献
63.
百年中国道教文学研究采用的是西方的观照视野,且聚焦于影响论、关系论和反映论支配下的"道教与文学"这个层面,其成就与缺陷同样明显。要深入清理中国道教文学的历史进程、揭示中国道教文学所反映的民族精神、建构宗教诗学,必须将道教文学定义为道教实践中产生的文学,必须坚守民族本位、宗教本位、文体本位和历史本位。 相似文献
64.
服饰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唐诗词中的女装作为审美对象,积淀着唐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唐代女装,从初唐的“芙蓉出水”到盛唐的自由开放,到中晚唐的“错彩镂金,”折射出了唐代社会审美情趣的变迁。 相似文献
65.
经典的文学史研究理论关注的核心是狭义的文学文本,即通过书写和评价而固化、经典化了的书面文学形态。固化了的文学典籍文本是特定时间断面上留下的体验记忆,而经典的文学史就是把这些固化了的记忆片断通过某种逻辑联系起来,构成了关于历史过程的想象。这种历史叙述虽然以历史文本为依据,对于历史活动过程的解释却是建立在想象逻辑的基础上,脱离了历史语境的活态。对历史的研究还需要一种对持续地发生和发展中的活态过程的关注,即关注文本背后的活动形态和发展演变的动态,更加关注文学行为而不仅仅是固化了的文本。这就是对活的记忆的追寻和重构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典籍文本所记录的历史片断不同,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遗产,而是通过持续的活动延续至今的活的历史记忆。文学史的研究应当从经典的研究思路中拓展开,关注这种被典籍掩盖了的记忆,通过寻找这种文本外的活动与经典文本的关系而形成新的更加系统生动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66.
卢卡契在他的关于德国文学史的研究中提出,文学的起源、存在和发展由社会生产的全部历史过程所决定.文学史作为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其自身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所继承的当是优秀传统文学中的人民性、人道主义思想等具体的历史性以及与之相关联的高度艺术形式的具体性.衡量文学史上作品优劣的标准是看其是否达到了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这一系列属于精神史范畴的极具独创性的文学史观,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文学史理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20世纪西方文学史理论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67.
学术界普遍认为“胡化说”是陈寅恪的独创。然而,本文通过梳理史料发现,尽管“胡化说”是陈演恪先生整个史学研究的渊源,但其由来更多地取自唐宋史家的研究成果。以陈寅恪“胡化说”的由来为切入口,对此进行论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68.
69.
在唐代诗人笔下,“绝域”意象通常指漠北、西域、岭南、辽东等中央王朝统治中心的边远地带。作为唐代诗人以中原地理、经济、文化背景为参照体系观照并重构唐代边塞地理环境的必然产物,唐代边塞诗“绝域”意象,是唐代中原诗人在边塞环境感知与文化表达过程中被典型化的符号象征,指示着那些距离中央统治中心区悬远、经济落后、文化习俗与中原汉族文化明显不同的边疆地区,是一种超越了单纯地理景观与诗歌意象的精神文化符号,是唐代中原诗人对中原地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与对“塞”外的恐惧感、逃避感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70.
正主持人语:本期发表的,是陈建华教授的一篇从关键词入手,重新探讨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课题的文章。陈建华(Jianhua Chen),生于上海。1988年获复旦大学古典文学博士学位,2002年获哈佛大学现代文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复旦大学、美国欧柏林学院。现为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荣休教授、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兼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致远讲席教授。研究领域包括中国文学史、革命观念史、视觉文化史、近现代报刊与传播文化研究、诗学诠释学等。在学术方面,英文近著包括《陈建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