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6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40篇
管理学   66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78篇
人才学   44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636篇
理论方法论   260篇
综合类   3793篇
社会学   210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59篇
  2011年   384篇
  2010年   422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450篇
  2007年   370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国现代诗坛上,林庚是一位治学严谨的新诗探索者,他将一生贡献于新诗创作与理论建设中。林庚在其诗意人生中处于诗坛的"边缘",却用他博学精湛的学识和温和宽厚的态度守持自己的诗学园地。本文以同题诗《夜》为载体探讨林庚诗作从旧体诗到自由体诗创作,再到新格律诗创作的转变,重点阐释其转向的原因和方式。  相似文献   
92.
御诗赏析     
《中华魂》2014,(20):53-53
清圣祖曾驻跸石景山,康熙十七年(1678年)五月,康熙帝留有御制诗三首:石景山东望 车书混一业无穷.井邑山川今古同。地镇峻噌标异秀,凤城遥在白云中。  相似文献   
93.
收藏好时机     
正在选购砚台时,首先要看砚的材料、形质、工艺以及铭文。一般来讲,除了材料上的差别,砚台的制作工艺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价值。而对于古砚来讲,观察其形质工艺特点也是断代的重要标准之一,如抄手砚多半产于宋代,而此前是没有的。另外,有铭文的砚台价值往往要高于没有铭文的,即所谓"砚贵有名,其值倍增",如果是名人留下的铭文就更好了。当然,这也是因砚而异,不好的铭文有时反而是画蛇添足。  相似文献   
94.
有关刘孝标《广绝交论》的写作时间,学术界主要有天监七年、天监九年两种观点。考察刘孝标在天监年间的行迹不难发现,天监十一年是刘孝标生平思想变化的重要转折点,以此为界,他由之前的汲汲于仕途功名彻底转向拒弃名利、向往隐逸。这一思想心态的蜕变,是《广绝交论》一文的基本创作前提,该文即作于此年。  相似文献   
95.
西方发达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生态文学,在东西方冷战结束后,影响到了中韩两国的诗歌创作,20世纪80年代后,中韩两国诗坛上先后兴起生态环境诗。虽然中韩在社会基础、诗歌自身发展等因素上存在着各自差异,但在全球一体化的语境下,生态环境诗则形象地表达了两国诗人对工业文明的共同思考。  相似文献   
96.
召试是指宋代皇帝或皇帝指派其秘书机构、亲近臣僚对特殊人才进行的考试,召试合格者可以获得授官、除职、赐科名等优待。因进献诗赋文章而获得皇帝特旨召试的事例,称为"献文召试"。宋代献文召试所献之"文"包括家集、逸书、赋颂、诗词经义等类型。北宋前期,献文召试频繁举行,形成了一套严格规范的制度;宋神宗元丰改制后,献文召试明显减少。南宋初年,宋廷对北宋末年献文召试进行清算后,至南宋末年这种铨选形式几乎绝迹。宋代献文召试是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是"右文国策"的体现,也是特定时期君主特权与官僚特权相结合的产物。随着宋代科举、宗室、荫补等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献文召试最终消融于制度化的皇权之中。  相似文献   
97.
南京国民政府制宪之初,宪法草案采三民主义分编方案,因涉及"国内各民族间关系之规定",曾在宪法草案起草委员会引起激烈争论。初稿主稿人吴经熊认为三民主义与法律是目的与方法的关系,对三民主义分编十分赞同,并称其为中国宪法的特点。《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初稿试拟稿》"民族"编体现了吴经熊对孙中山民族主义的理解与取舍,对一战后列国宪法的认识与借鉴,对促进中华民族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98.
宋代以前,中国诗歌关于地震的书写很少。宋代出现了多首专门吟咏地震灾害和以地震命名的诗作,从群体和个体感受的角度描写了遭受地震灾害的民生疾苦,既继承了《诗经》援灾议政的传统,又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顽强无畏的精神,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显著开拓,标志着地震作为独立的题材在中国诗歌史上的正式确立。  相似文献   
99.
《职业》2012,(13):20
在面试中出现的任何小毛病,都可能为你的整个考试抹黑。面试官其实并不想知道你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是什么,他们只想了解你能否胜任这份工作,你的心理是否基本健康,还有就是你是否能够融入这个群体。因此,不要过度与面试官分享个人信息。  相似文献   
100.
朱湘在中国文坛较早发出了"纯诗"的创作呼声,他耗尽毕生心血探索并实践基于"诗的真理"和"美"的本质与形式的诗学理想。朱湘的诗文在音节的考量、想象的摄入、构思的完备三个方面进行独特的实验,结合中西"纯诗"诗学的观照视野,在精致的音韵组合中迸发和谐悦耳的乐感,传递鲜明的旋律;在真实的经历中彰显想象的魅力,唤起审美的愉悦;在冷静构思中思辨人生的奥秘,统筹新诗的风格,从而营建起一个色彩斑斓的"纯诗"世界。尽管诗人的自杀看似"纯诗"世界灰暗的完结,但从反向诠释出在孤独苦闷中坚守与酝酿的纯粹诗学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