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220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546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李世民是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开国君主之一。但其审美价值观却与其战斗经历及功业形成极大的反差。由于受传统文化和时代风气的影响,他在审美上崇尚优美型的价值观,缺乏阳刚之气。他仰慕南朝文化,带头创作宫体诗,致使初唐前期宫体诗泛滥诗坛。直至初唐国杰、沈宋、陈子昂为代表的一批诗人,从创作上和理论上逐渐摆脱和彻底批判了盛行数百年的宫体诗风,才结束了李世民崇尚优美的价值观对诗坛的影响,为盛唐诗歌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52.
金陵(南京)与广陵(扬州)同为对唐代文人产生重要影响的江南城市,这在唐诗中表现得颇为充分.在六朝末年金陵被毁后,广陵历史性崛起,于是六朝金陵的繁华逐步过渡为唐代广陵的繁华.以唐诗为观照点,可见出描写金陵与广陵的作品在吟咏内容、情感意向等多方面的不同.诗作对两城的不同展示,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从金陵到广陵的文学演进,同时,这一典型的文化现象也使我们从新的角度得以观察江南城市文化的变迁轨迹以及城市发展与诗歌表现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53.
唐代的元日早朝是依照唐《贞观礼》和《开元礼》的礼制要求举行的,在礼制规定的礼仪中,汉、魏传统的“尊君抑臣”观念得到了延续和强化。但在唐代诗人的元日早朝诗中,因作者的角色不同,这种观念却有所淡化,有些作品几乎没有这种情感。唐太宗贞观时期和唐肃宗乾元年间的两次元日早朝唱和,体现了唐代不同时期君王和士大夫对盛世的赞美和期待。但中唐以后的元日早朝诗,却因为作者身份的多样化,诗中的内容和情感也显现出多种多样的特征。尤其是以“观早朝”为题的诗中,再现了诗人在元日早朝中的底层身份感及政治心态。  相似文献   
854.
明嘉靖年间,李默、邹守愚所编《全唐诗选》以儒家传统诗教为宗旨,强调诗歌的教化功用,倡导温柔敦厚、雍睦和平之风,重视诗歌对人性情的归正与涵养作用.其选诗以高棅《唐诗正声》为主要底本而参之以高棅《唐诗品汇》和杨士弘《唐音》,具体选诗体现出以李白五古为正宗,重视李商隐、张籍、王建等中晚唐诗人的鲜明特色.此选给予盛唐以下诗人,特别是晚唐诗人以高度关注,在明中期的诗歌复古思潮中弹出异响,客观上为中晚唐诗的传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55.
张九龄与王维的关系是唐代文学研究中的热点 ,人们大多认为王维思想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一般表现为积极入世 ,后期则表现为消极避世 ,而王维思想转折是由张九龄罢相引起的。本文认为 ,张九龄任用王维并不是由于他们的政治主张相近 ,而是由于他们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相似 ,因而张九龄罢相并没有改变王维的政治命运。文章通过分析王维前后期的政治生活和诗歌创作 ,认为王维的思想并没有一个明显的转折 ,他一生所追求的是一种儒佛合一的生存境界 ,前期如此 ,后期也是如此。王维的亦官亦隐 ,是他等同色空的佛教哲学的政治实践 ,因而 ,他前期的思想并非完全的积极 ,而其后期的思想也非真正的消极  相似文献   
856.
唐代佛教与诗歌有新的融合 ,诗作中多涉禅语、用禅典、示禅机 ,以禅入诗进而以禅喻诗 ,禅之内涵可以开拓诗境 ,增补诗歌内涵与理论。文章试从诗与禅宗融通的基础、禅宗对唐诗融通与开拓的实践、禅宗对唐诗理论之开拓等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57.
20世纪的唐诗研究经历了思想观念的更新、研究方法的转变等一系列重要变化 ,取得了辉煌成就 ,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 ,呈现出时代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858.
本文以唐诗中的玫瑰意象为考察对象 ,以《圣经》文学为参照系进行比较研究。全面深入地搜索了描写玫瑰的唐诗 ,分析了唐诗中描写玫瑰的作品偏少的原因。为着对比 ,分别考察了中国先唐典籍。为着比较 ,剖析了西方典型作品并考察了相关典籍。研究工作还结合了中国西南地区的人文历史实际。  相似文献   
85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