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7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92篇
社会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张效儒 《山西老年》2010,(11):54-54
"积德积福"听起来与健康好像风马牛不相及,说起来甚至还有点唯心主义因果报应的色彩。其实,如果用科学的方法解读,它确实与养生健康有着很大  相似文献   
82.
多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儒学内容更偏重于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而非宗教信仰。那么这一说法是否正确,要从儒学源头对孔子唯心主义思想进行考察。文章主要从孔子的天命论、鬼神观和人道观方面对孔子唯心主义思想被阐释为宗教儒学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力求进一步开发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83.
对英国经验主义的批判在威廉·詹姆斯的思想发展进程中至为重要.他认可英国经验主义的基本原则,但却无法接受它所导致的怀疑主义和联想主义.唯心主义对关系和整体性的重视使詹姆斯看到了英国经验主义的疏漏,而英国经验主义改革者对经验的重新阐释帮助他察觉到了经验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同的失足之处.詹姆斯认为,英国经验主义是经验原子主义,其根源在于对经验把握的不彻底性.这一批判不仅提供了一个考察经验主义的新视角,而且促成了一种新的哲学即彻底经验主义.  相似文献   
84.
本文全面地评价了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既肯定了这篇文章在马克思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转变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又指出了它尚未完成这种转变,并对主张马克思这篇文章彻底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观点的不当之处作了具体分析,指出了这种观点没有说明这里所说的"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什么性质的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指出"两种转变"思想的不当之处,不是要低估这部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而是为了准确评价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既充分肯定它比以前的著作离完成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变更加接近,也实事求是地指出它离完成这个转变尚有不小的差距,以便清楚地看到在它以后的论著是如何逐步消除这个差距、直到基本完成这个转变的。  相似文献   
85.
康德的“物自体”理论一方面确定了人类认识的界限,把认识论中的问题规定为人类的认识能在多大程度上接近“物自体”,即人类如何来不断突破认识的原有界限;另一方面在本体论中则从追问世界的本质是什么逐渐转向追问世界的意义是什么,从而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自他之后认识论才真正成为挑战人类知识极限的精神奥林匹克;本体论才真正成为思考人类存在意义的信仰之维。  相似文献   
86.
国内长期以来形成的把“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主义历史观”当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或说成是马克思学说的哲学灵魂,这其实是对马克思学说的误解。所谓“历史唯物主义”根本不是马克思的哲学理想,也不是社会历史的普遍规律的理论即“历史哲学”。它仅仅是揭示“史前社会”人被“物化”方面的事实之科学方法,主要是研究资本剥削所形成的总的科学观点,根本就不是哲学。马克思的哲学理想只能是“以人为本”的“实践人道主义”和“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87.
本文通过对爱默生的《论自立》的解读,认为他的超验主义思想体系为美国今天的强大、繁荣富强奠定了理论基础,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但它毕竟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范畴,具有唯心主义特色,缺乏严格的哲理。  相似文献   
88.
对于流传了5000年的佛教来说,外界存在着很多误解,认为佛教是唯心主义、是反科学的、脱离现实的、维护神权的,其实这些误解都是由于对佛教没有进行客观、严谨的研究而造成的。历代名人、学者中都有研究佛教哲学颇为深入者,如果单纯以逃避现实视之,恐失真相。本文就佛教是否唯心主我、是否反科学、是否逃避现实等几个问题,展开辨析,希望可以让读者对佛教哲学的真正内含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9.
高扬 《船山学刊》2001,(1):118-122
王国维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上颇具原创精神的重要人物。他既不同于康有为、梁启超,不像他们纵览泛观,浮光掠影,意气风发,有如许热切的社会关怀,甚至也与几乎以学术为志业的、注重英国经验论哲学及方法的严复也颇不相同。王国维作为继严复、康有为、梁启超之后在学界卓然独立的学术大家,在积极推进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仅把哲学、文艺、史学等诸多彼此割裂、互相分离的领域统摄于一个整体的人文学科视域,用统一的科学方法和思辩精神消弥悠久的国学研究中的浮浅的事象性辨识,而且站立于中国传统思想的高度,以开放的思维心态,使中国…  相似文献   
90.
曾几何时,“唯心主义”成为一切错误的根源——教条主义、随心所欲、黑白颠倒都记在唯心主义的账上。反思中外哲学史,我们不能简单地对待唯心主义:从本体论层面上观照,唯心主义在接融具体事物时,并不否定客观事物的存在;从认识论的观点看,唯心主义首先注意到了认识的主客体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审视,唯心主义并不必然等于形而上学;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视察,哲学观念的变革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前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