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5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4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889篇
理论方法论   117篇
综合类   1162篇
社会学   32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11.
哲学史上任何体系都有自己的前提,他们的真理都依赖于前提的正确性。因此,哲学家们都要寻求一个绝对正确的前提作为出发点,以保证自己体系的真理性。所以,寻求一个确定无疑的出发点就成为哲学的首要任务,尤为突出的是近代西方哲学中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他们之间相互斗争,相互促进,不断审视,拷问真理的向度、源头和基础,从而酿成了其“前提性”的理性独断,最后滑向了独断论和怀疑论的深渊。康德用“哥白尼式的革命”试图调和此争,但使得认识主体和“物自体”之间又出现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黑格尔以“实体即主体”为核心,将认识论与本体论统一起来,弥合了历史所留下的鸿沟,但黑格尔所营造的形而上学体系却如空中楼阁,终究失去了现实意义。直至马克思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明确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消解了传统形而上学,建构了实践哲学,为主客体搭建了一座桥梁,真正弥合了这个鸿沟,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真理观。  相似文献   
112.
本文主要通过对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研究,进一步讨论哲学研究中关于认识可能性问题的何以切中的问题,进而分析出自然思维与哲学思维对于认识可能性问题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3.
沃尔夫冈·韦尔施的《重构美学》在21世纪初传入中国,在与本土正在讨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想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理解偏差,带来一定程度的误读。他所主张的审美化包含两种:一种是浅层审美化,包括日常生活的时尚化和电子媒介塑造的虚拟空间;一种是深层的思想的审美化,包括伦理学和认识论的审美化。在他看来,浅层审美化是深层审美化的外显结果,解决浅层审美化带给人的感官麻木等弊端,除反思现代知识的审美化取向,倡导美学的超越性和跨学科性之外,还存在一些具体的措施,如审美的中断和非电子经验形式的关注等。韦尔施所谓的重构美学是基于美学当代发展,是美学已经成为各学科的基础,也是他对美学未来的乐观期许。  相似文献   
114.
符号在日常使用中只是思想意指对象的声音记号(音响形象).索绪尔把符号定义为音响形象(能指)与概念(所指)的联想性统一,这构成了“符号”的理论概念.在思想使用“语言”的“言语活动”中,符号是具有意指性的音响形象,其意义来自思想和事物,语言与思想和事物的三元关系是在自我意识平面上展开的.而在语言学的理论平面上,能指与所指的符号统一体不具有意指性,其意义来自符号之间的对立关系,它把思想与事物的外部对立扬弃为符号的内部联想关系.“联想”不是意识的能动联结,而是在社会—语言形式平面上实现的“差异性的相似性”.“符号”的理论概念作为语言学的科学基础,具有重大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5.
殷猛  马驰 《山东社会科学》2012,(Z1):267-268
本文以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为指导,构建了"实践本位驱动"的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模式,该模式履行把世界介绍给中国和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双重使命、实现提高英语写作水平与实施素质教学的双重目的、以民族本位内容丰富写作教学、并实行注重语言思想内容的内涵评价方式。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的英语写作水平明显高于控制班,实验班的写作素质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6.
王元骧 《学术研究》2012,(4):143-151
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不同于直观的唯物主义,就在于它引入了实践的思想,突出了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在社会历史领域,人与现实的各种关系都是在实践过程形成的,作为审美关系的客体的美不是纯粹的自然属性,而只能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在意识领域,人的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文学就其性质来说也必然是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在人学本体观方面,人不是现成的而是生成的,文学是以人为对象和目的的,所以也只有把实在论维度和目的论维度统一起来才能对“文学本体论”作出科学的回答.这都需要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按照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去进行探讨,这是直观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所根本无法理解的.  相似文献   
117.
雒作龙  赵丽丽 《学术论坛》2012,35(12):178-182
作为心理学学者,维果茨基开拓了心理语言学的学术研究,一直以来,学者们对他的学说研究大多集于社会文化相对论的研究视角。事实上,维果茨基的学术研究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为研究方法论基础,维果茨基关于心理学、语言学的研究实践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的具体体现。为此,文章力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去理解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实践方法。文章不仅阐明了维果茨基关于心理语言学的核心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学说,更为思维与语言的交互发展研究提供了一种具有纲领性意义的学术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8.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以来,人们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越来越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并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以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中实践所处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9.
《大庆社会科学》2012,(3):159-159
吴向东撰文指出,马克思洞察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主要缺陷,破除了实践概念上的亚里士多德传统,将实践活动理解为一种对象性活动,进而把实践的观点作为自己哲学的核心观点,以实践为枢轴去把握世界。新哲学核心观点的确立及其贯彻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它是实践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或者说是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20.
闫国栋 《南方论刊》2022,(11):28-31
《之江新语》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光辉著作,为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了光辉典范。在实践与认识的过程中,必须摒弃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从变化发展着的客观事实出发,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在事物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善于把握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及矛盾主次的关系。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既要注重“量”的积累效应,也要把握好事物“度”的分寸。《之江新语》从理论和实践、内容和形式两个向度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