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6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73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1534篇
理论方法论   258篇
综合类   1650篇
社会学   48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纲鉴史书兴起于隆庆年间,盛行于万历年间.适应科举需要而产生的纲鉴史书具有浓厚的商业色彩和明确的为科举服务的主旨.它在明中叶以后有着较大的社会影响.其影响上至帝王大臣,下至百工村妇,甚至还流传至国外.同时,纲鉴史书的内容还被其他书籍所引用、论证.纲鉴史书的这种影响力典型地体现出它的史学普及功用.  相似文献   
52.
方啸天 《理论界》2014,(2):93-96
作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唯物史观不仅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作出了犀利的批判,这种批判的犀利程度的最突出的表现在于,唯物史观实际上已经提出了对作为资本主义发展内在逻辑的"现代性"的深刻的质疑,从这个维度出发,探究唯物史观的后现代性,不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阐发唯物史观,还可以从后现代主义中寻找"他山之石",从而丰富和发展对唯物史观的理解。  相似文献   
53.
董志凯教授     
董志凯,1944年生于上海市。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主任。曾多次主持国家重点项目研究,如担任国家重点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常务副主编,国家、院重点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一卷、第二卷主编等。董志凯自1 988年担任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室(前身是成立于1977年的"新中国经济史研究组")的负责人以来,团结全组同志,大  相似文献   
54.
刘宗碧 《创新》2019,13(3):1-10
关于五四运动的主题认识问题,目前存在割裂、对立的观点,尤其是持"救亡压倒启蒙"来解释中国社会后续发展,不利于正确评价五四运动。目前学界以"救亡就是启蒙"进行反驳,但限于原有的理论范式的束缚而显得苍白无力。实际上,从唯物史观的历史解放与思想解放的关系理论来看,"救亡"高于"启蒙"并且后者从属于前者,这是物质实践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体现,马克思讲过"意识没有历史",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即它的发展决定于实践的发展。"救亡"是改变社会关系的革命行动,属于物质实践范畴,而"启蒙"不过是"思想解放",其从属于"救亡"的"历史解放"。五四运动的"启蒙不足",不是启蒙本身的事,而是"历史解放"不足的事,即"历史解放"的不平衡性。中国近现代,从资产阶级革命到无产阶级革命迅速实现了多个层次的上层建筑更替,但是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的经济基础却没有跟上,这是事实。"启蒙不足"这一"思想解放"的缺项,根本上是"历史解放"的不平衡和由之引起的。"经济基础"的发展和"上层建筑"的革命,都是"历史解放"的内容,中国的发展曲折就是"历史解放"的不平衡,不是"思想解放"的"启蒙"不足。  相似文献   
55.
56.
在否认剩余价值理论科学性的同时承认唯物史观,是当下《资本论》研究中的一种重要倾向。要分析这种倾向就得重温马克思两大发现的诞生及其关系。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研究得到了其第一个科学发现,即被称为唯物史观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在这个发现的指导下,马克思进一步研究政治经济学而作出了第二个科学发现,即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第二个发现对第一个发现又起到了证成作用。因而这两个科学发现之间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而不是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也不是两种哲学的关系。脱离剩余价值理论的唯物史观与脱离唯物史观的剩余价值理论一样,都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57.
顾晓伟 《理论界》2014,(1):117-119
在语言学转向过程中,现代西方人文哲学从逻辑性思维转向了隐喻性思维。他们普遍认为,人类的知识从原初上来说并不是建立在逻辑概念的基础之上的,而是建立在先于逻辑概念的隐喻思维之上。本文即以当代历史哲学中表征的语言学转向为探讨中心,来展现史学与文学学科之间的可能关联。  相似文献   
58.
在亦旧亦新的20世纪中国,梁启超是个光辉灿烂的大人物。尤其是就中国现代史学来说,"他不但是传统史学的终结者,更是现代史学的开创者。……梁氏不只是某一流派或学科的先驱,而是整个现代史学的始祖和领航者。"但长期以来,关于其史学精神的精髓,学者们一直争论不休。近  相似文献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