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6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76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1558篇
理论方法论   264篇
综合类   1657篇
社会学   51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人的现实性以及现实中的人是马克思哲学历史观的第一个前提,它是源于马克思对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批判和继承。而这种现实性的人又不仅仅是作为前提而存在的,在马克思那里也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这种人的现实性存在于生产实践的历史中,同时这个历史又衍推出个人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982.
五四时期是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史学初步建立的时期。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学力图摒弃杜撰和编造,从真实出发,重建科学的古史体系;在中西学术交融的学术背景下,五四时期的史学表现出了区别于传统史学的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内容、观点上开始具备了现代史学的因素和要求;五四时期在史学人才的培养、史学研究机构的建立和史学刊物的创办等方面也具有了现代史学的初步规模。所以,五四时期是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第一次真正高峰  相似文献   
983.
论苏氏蜀学的学派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氏蜀学由四川眉山苏洵(1909~1066)及其二子苏轼(1036~1101)、苏辙(1039~1117)创立。苏氏父子独标新帜,公开援佛道入儒,形成包括张耒、秦观、黄庭坚、补之等文人学士在内的蜀学学派,其特征为会通诸家,以儒为本;长于经史文学,理论思维薄弱。  相似文献   
984.
20世纪最后30年里国际史学界极为重要的进展之一,是令长期不被历史学家重视的疾病史研究,在威廉·H.麦克尼尔开拓性著述的带动下,有了革命性的突破和振兴。尽管麦克尼尔自己并没有在疾病史领域继续深入下去,但其创立的"麦克尼尔范式"即疾病史研究的全新模式,却为21世纪新疾病史学的理论建构、树立了榜样、奠定了基石。21世纪的新疾病史学,须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变化的特点及需要,以完全不同于旧的、传统的疾病史研究的切入角度、视野和理路来构建。其切入的角度,应该同人类基本需求密切相关而落在受此支配的人类行为这一关键点上,并且将研究的视野引向及扩展至生态环境领域。其新的研究理路,则应当是某种基于全球史、生态环境史、疾病史三者之间相关性及交互作用的新的综合。论文的下半部分是阐述的主体内容,着重从跨学科的角度思考/探讨了全球疾病史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985.
胡家骥 《理论界》2015,(2):121-125
断代史形式的确立既意味着班固思想的转变,也标志着中国史学的转型。《汉书》创立全新的官方史学范式。一方面它开创了记载单一王朝兴亡的断代史形式。既突出王朝的正统性,又便于保存官方政治文献。另一方面《汉书》改造了《史记》的叙述模式,削弱叙事性和个人色彩,创造出切合官僚制度运作方式的历史书写形式。这样,纪传体史书最终成为来源于王朝政治记录又服务于王朝政治运作的史学形式。班固史学思想的转变以及《汉书》的体例体现出东汉初期政治局势以及政治文化观念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86.
既要强调物质生产的优先地位,又要规避“经济决定论”,如此就颇有“二律背反”的意味,问题的根本在于如何理解唯物史观.在唯物史观的视域内,物质生产仅为逻辑在先,是社会发展的前提;而且唯物史观本身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恩格斯晚年为回应“经济决定论”,对唯物史观做了新的阐发,对理解唯物史观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987.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三大灵魂之一,是我党的传家宝,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人民群众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和体验者,一切价值最终都要在人民群众这里找到归宿。  相似文献   
988.
20世纪60—90年代,人文学科掀起了跨学科研究的风潮,于是史学研究也引入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形成了计量史学和历史信息学这两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20世纪60年代,计量史学的先驱对历史学的认识发生了质变,将各个学科的研究方法、模型和理论引入到历史研究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将数学的计量方法引入到历史研究中,通过计量的方法对承载历史信息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随后史学界形成了以科瓦里钦科为代表的实力雄厚的计量史学派。计量史学派善于运用多维的统计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十分复杂,必然要借助计算机处理。随着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历史学家借助计量方法和计算机技术来研究历史文献,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历史信息学应运而生。而历史信息学起初在计量史学的范围内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许多国家官方机构都开始运用计算机技术以电子形式保存和传输文件。引申到历史学领域,计量史学家最初将纸质文献资料转化为电子形式,创建文献电子阅读器和文献资料数据库,由此产生了相应的文献检索模式。这不仅对传统的纸质文献进行了优化,而且为史料学研究提供了便利。20世纪80年代,历史信息学脱离了计量史学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以德国学者泰勒为代表的历史信息学家主张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完善数据检索系统和数据更新系统将历史信息学发展推向了新阶段。  相似文献   
989.
班固撰《汉书》,为司马迁立了专传《司马迁传》,评司马迁《史记》为“实录”,这为“实录”论立了丰碑。此论包含事、文、义三方面的准则要求:一是“事核”、“事理”,即要求记事真实,善序事理;二是“文直”,“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即传人记事,要求文质相称;三是“不虚美,不隐恶”,即要求传人记事必须达义,美恶如实,不虚不隐,公示于世。班固之“实录”论,承上启下,不只是评司马迁《史记》,还有确立中国史学本体理论的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90.
20世纪影响最大的思辨历史哲学代表的文明形态史观的余绪至今仍在。对其根源的剖析不但有利于认识其理论实质,而且更深入认识其价值。文明形态史观的形成既是思辨历史哲学自身理论发展逻辑演变的结果,又是对西方文明和人类面临的全球性困境抗争的结果,更是对客观主义历史学的质疑与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