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0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33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434篇
社会学   91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从审美角度对当代童话创作进行动态考察,认为:注重审美功能与教育功能统一,作者创作心理从成人本位回归到儿童本位,童话性格塑造的审美空间的扩大,在表现方法和艺术形式上力求丰富化、多样化,是当代童话创作的审美趋势。文章还指出了当代童话创作过多的“洋味”和打斗场面以及五花八门的新名词等不足,并呼唤产生更多的有审美品位的童话精品。  相似文献   
62.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由于对封建文化的彻底否定,在美国教育家杜威儿童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父为子纲的传统观念被儿童本位的新的儿童观所代替,这种新的以儿童自身为中心的儿童观,呼唤着一种新的适合儿童心理的、儿童能看而且爱看的新的儿童文学作品的出现。这一要求,使传统的儿童读物成了历史;现代白话文运动的推行和新的教育制度的实施,无疑又加强了这一趋势,共同造成了当时儿童文学作品奇缺的现象。传统的儿童读物无法满足这一新的要求,新的适合儿童需要的文学作品又一时难以创作出来。要解决这问题,近代社会启蒙运动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大规模的对西方文化的译介,无疑为此时的人们提供了绝佳的启示,于是,他们自然把目光投向了域外,而在众多的儿童文学作品中,童话以其神妙变幻更受译介者的关注,从而在现代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童话译介高潮  相似文献   
63.
唯美主义和消费文化之间关系已得到广泛认同,唯美主义可以被进一步归类为消费社会中的奢侈品消费。王尔德及唯美主义对于纯粹形式美和艺术去道德化的关注与奢侈品消费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奢侈品消费者所追求的个我影响和人际影响在王尔德的文学创作中却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并最终导致了其个人和英国唯美主义的没落。  相似文献   
64.
每个民族都表现了人类生活的某一个方面。任何一个民族都无需感到卑微。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都应有它的立足之地,其中缺少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这幅人类文学的全貌图都是不完整的。中国童话就是凭着这样的自信走向世界的。相反,本着“世界意义”的目的去创作,却并非会获得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65.
叶洪 《老人世界》2008,(2):10-12
五年前,大义父亲胡文传为救别人的孩子牺牲了爱子。后来,一个面貌酷似亡子的女婴出世了。然而先天的疾病却让她很快离世。这位父亲又毅然捐出孩子的眼角膜,给两位盲人带来了光明——  相似文献   
66.
沈琪芳 《浙江学刊》2007,(6):123-127
童话蕴含着人类早期特有的童年精神气质,保存了人类进入理性时代后逐渐失去的纯真、浪漫和遐想。在童话中,假、恶、丑虽然常常与真、善、美并存于世,并互相发生冲突,但最终的结局基本上都是正面的。从整体上来看,童话展示的正是一个从冲突走向和谐的过程。从局部的冲突导向整体的和谐,是童话最为突出的一个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67.
陈婕 《经营管理者》2007,(6):122-122
<正>武侠是成人的童话,现实生活中有太多力不从心又无力回天的事,因而武侠的诞生,无异是一种心理补偿和慰藉。在幻想的世界里,练绝世武功.会巧遇奇缘,既可以叱咤于江湖,又可以携美人遁世,愿无不足,志无不满,上天人地,无所不为。  相似文献   
68.
郭洪雷 《河北学刊》2002,22(5):111-113
琴作为悲剧人格的象征,有一个历史的生成过程。本文从历史、现实、和宙美风尚这三个方面论述了琴成为魏晋士人悲剧人格象征的必然性,以及人格唯美主义的危机和历史对新的知识分子人格范式的呼唤。  相似文献   
69.
要全面理解唯美主义的内涵 ,首先 ,要分清其指涉范围 ,是就文艺创作思潮而言的 ,还是就文艺研究方法提出的 ;其次 ,在此基础上 ,需进一步明确这一范畴的意指重点 ,是就文坛的一种创作原则而言的 ,还是专指某一时期特定的审美追求 ;最后 ,应对其内涵所包含的几个层次逐层剖析 ,指出其与形式主义、审美救世理论和颓废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把握其核心与实质。惟有如此 ,才能真正理解其涵义。同时 ,在将该范畴运用于文学评论时 ,也要在其内涵限定的范围内正确使用 ,并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否则“唯美主义”这一范畴就会被用滥用乱 ,失去其原有价值  相似文献   
70.
赵欣 《理论界》2007,(7):200-201
中西童话故事中的男性扮演着迥然不同的角色。中国童话故事中的男性是被女性拯救的角色,西方童话故事中的男性则是拯救女性的角色。本文将对造成这种差异的神话方面的原因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