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69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14篇
社会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道连·格雷的画像》是唯美主义代言人奥斯卡·王尔德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唯美主义经典之作。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主人公道连·格雷的爱情观,阐明了唯美主义者“艺术高于生活”的观点,并分析了唯美倾向的成因,揭示出其具有反叛精神。  相似文献   
42.
《道连·格雷的画像》是唯美主义代言人奥斯卡·王尔德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唯美主义经典之作。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主人公道连.格雷的爱情观,阐明了唯美主义者"艺术高于生活"的观点,并分析了唯美倾向的成因,揭示出其具有反叛精神。  相似文献   
43.
44.
作为20世纪有影响的文学家、思想家,加缪始终致力于呼唤一种作为生活方式的诗学,一种作为苦难见证的精神.在一个严峻的时代里如何"做人",是其系列作品的共同主题.它们以现实为题材、以"我反抗,故我们在"为旗帜,在反思唯美主义与现实主义美学的基础上,将文学写作与对生命意义的追问紧紧联系在一起,不仅回应了"荒诞之后"的价值选择问题,而且鲜明地张扬着一种"反抗的诗学".  相似文献   
45.
闻一多和王尔德都曾强调艺术形式,追求愉悦作用,推崇艺术本身而反对表现道德。但他们对美的表现和本质认识不同。王尔德追求美而不真,属于美的偏执。闻一多则把真作为美的前提,崇奉美即是真和真即是美。王尔德颠倒艺术和生活的主从关系,闻一多却对其进行科学的辩证分析。王尔德的创作是唯美与颓废融合,闻一多却只唯美但不颓废。王尔德在个人表现方面极不严肃,闻一多却特别拘谨。我们将闻一多和王尔德进行比较,最重要者是要将辨别假丑恶和真善美作为评价坐标,以之增强我们核心价值观及其判断力乃至道德责任感。  相似文献   
46.
以章克标的创作为研究对象,以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特别是谷崎润一郎对其影响为研究视域,并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对其进行解读。从中发现章克标借鉴了谷崎润一郎在形象塑造、创作技巧和风格方面的特点,并探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47.
谷崎润一郎作为日本唯美派文学作家,终其五十年文学生涯,始终坚守唯美主义文学理念,推崇艺术高于生活,不遗余力地追求美,尤其是将女性作为依托,来讴歌肉体所带来的官能感受。《刺青》作为其早期代表作品,淋漓尽致地向我们展示了谷崎对艺术追求的热忱,体现了其独特的美学意识。本文主要通过对其中唯美与嗜虐之间的光影虚幻所呈现出的艺术合谋做出分析,在经过数十年时光转移之后的今天,再来重新审视谷崎文学的审美构想。  相似文献   
48.
胡全新 《阴山学刊》2012,(5):53-56,74
张爱玲有种将生活审美化的喜好,表现在日常趣味、奇装异服、恋爱生活、写作过程四方面,其根源在于唯美主义的传播、社会时代环境以及古典传统文化影响三方面,其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  相似文献   
49.
个体存在哲学视阈中的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克尔凯戈尔的个体存在哲学将人的存在状态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即美学层面、伦理层面和宗教层面,与之相对应的是人的三种存在类型:美学层面的人是一个唯美主义者,他完全沉沦于自己现实的直接给定性之中,一味屈从于自然欲望的摆布;伦理层面的人是一个伦理主义者,他把履行伦理的义务和责任视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宗教层面的人是基督的信徒,他把对基督的信仰视为自己存在的最高使命。克尔凯戈尔将宗教层面视为人的存在可能达到的最高层面。  相似文献   
50.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其文学悲凉格调的形成与他的孤儿心态有很大关系。小说《伊豆的歌女》的主题表现了作家的自我人格。满足了川端对纯洁爱情和美好人情的渴望,是他对自己现实中得不到的温情与爱情的补偿性实现。日本古典美与西方文学手法的融合形成了小说的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