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69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14篇
社会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田汉对外国文学的大胆接受和译介密不可分。在五四呼唤“戏剧改良”的运动中,王尔德及其唯美主义戏剧的代表作《莎乐美》走上了中国现代戏剧舞台,并掀起了一股不小的“唯美”旋风。《莎乐美》对田汉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他不仅要做该剧的译介者,而且更要将从中采撷的营养用于自身戏剧艺术的探索和实践中。  相似文献   
92.
唯美主义是19世纪末流行于西欧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作为唯美主义大师的王尔德自幼深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他的作品也不可避免的有着古希腊精神的影子。解析《道林.格雷画像》中体现出的柏拉图式爱情,不仅有利于把握王尔德的内心情感世界,更有助于研究在唯美主义中所透露出的希腊精神。  相似文献   
93.
闻一多早期诗歌中的爱国思想与唯美倾向,是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给他打下的烙印,“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倾向不仅常常使诗人走入政治的歧路,而且又损坏了他的艺术追求。在爱国主义和现实生活的教育下,诗人自觉不自觉修正艺术上偏向,不断爆发思想和艺术的光彩。这一段经历为他下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晚年的闻一多,终于以他的生命写下一首壮丽的诗。  相似文献   
94.
作为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先驱,奥斯卡·王尔德一生都在贯彻唯美主义思想.其童话作品从文字表达、取材立意和内在精髓上都深刻体现了唯美主义价值.  相似文献   
95.
桑塔格对艺术审美品格的偏爱使她具有了一种唯美主义气质,这种气质在其理论文集《反对阐释》中得到了具体的阐发。为反对传统的"内容说",解构"内容/形式"的二分法,桑塔格提出"反对阐释"的美学主张。"反对阐释"理论使批评的功能发生了转变:即不再关注作品"说什么",而是"怎么说"。于是,艺术与非艺术、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的界限也被瓦解了。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桑塔格成了一位前卫艺术的精神代言人。  相似文献   
96.
文章在比较诗学的理论视野内,探讨了现代中国语境中的唯美主义文学观念与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接受关系。文章认为,中国的唯美主义文学观念是西方文艺思潮、现代中国历史语境和古典诗学传统诸因素互动的结果,正因为如此,它才获得了区别于西方文学理论和中国古典诗学中同类观念的话语特征。  相似文献   
97.
高旭东 《齐鲁学刊》2004,(5):136-140
梁实秋在美国接受了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之后,就以古典主义批评来清算五四文学"浪漫的混乱",并由此而把对浪漫主义的批评转换成对革命文学的批评。梁实秋批评策略的调整使他逐渐地认同五四新文学传统,但他在终极的文学理论上没有放弃古典主义立场。梁实秋在肯定现实主义的同时又张扬古典主义,这使他在理论上陷入一种矛盾境地。  相似文献   
98.
一般认为,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国诗歌在外国诗歌的影响下摆脱中国传统诗歌的历史;其实,中国新诗的历史也是中国新诗不断唯美化的历史.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的显在运动中,中国新诗始终涌动着一股唯美主义的隐在潜流.唯美主义因素的不断作用,使得中国新诗在"为人生"与"为艺术"之间获得一种较为合理的张力,从而也使得它没有成为纯粹的宣传工具,并在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后仍然保留其永恒的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99.
以时间为序对翻译家邵洵美的主要翻译活动进行了梳理,凸显他在翻译史上的独特贡献和价值。邵洵美在文坛上较早地译介了古希腊著名女诗人莎茀;他以主编的《狮吼》《金屋月刊》等刊物为阵地,译介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唯美主义;抗战期间,他主编的《论语》和《自由谭》的翻译支持了文艺抗战;他建国后进行了一系列的英美文学翻译,雪莱的长诗《麦布女王》的翻译集中体现了他对唯美的追求;他的翻译理念,尤其是"文化班底"和"护法"的思想,见解独到,独树一帜;最后阐述了研究邵洵美的翻译活动对还原中国现代翻译的真实历史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谷崎润一郎是20世纪初期活跃在日本文坛的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以对女性美的执著追求和完美表现征服了一个世纪以来的日本大众。同时他的作品又因贯穿了女性崇拜的主题长期以来颇受争议。本文通过对谷崎润一郎文学生涯和作品的论述,揭示其文学创作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