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5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71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209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善治"是近年来学术界比较流行的概念之一。善治因其强调透明、责任、回应、法治、有效、合法性等构成要素而被看作是未来公共管理的一种全新模式,对于促进我国政治体制的转型具有重要作用。而我国公车制度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公车改革的迟滞不前恰恰是由我国滞后的政治体制改革造成的。因此,根据善治型政府的要求来对当前的公车制度进行改革是比较可行的路径选择,也势必会促进我国公共治理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2.
<正>一、问题提出:领导干部协调公共冲突面临的时代困境韦伯词典将冲突定义为"敌对或对立成分或观念之间的碰撞"。公共冲突"既包括直接围绕公共事项产生的冲突,也包括围绕私人事项产生,但发展影响到公共利益的冲突"(常健、许尧:《论公共冲突管理的五大机制建设》,《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9期),有结构性的冲  相似文献   
103.
中介组织作为自主性的社团组织,是公民社会的组织形态,其一定的规模和独立程度标志着公民社会的成熟程度。应该说,当前中国的公民社会还不十分成熟,但是,大量中介组织独立社团的出现说明,中国的公民社会已经悄然形成。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造就出大批具有独立利益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从而推动了公民社会的兴起,公民社会的兴起又引发原有的以统治为特征的政治体制转向善治。  相似文献   
104.
汶川地震牵动全国,震惊世界.面对这场特大灾难,中国人焕发了前所未有的抗灾热情,社会各阶层同心协力、积极行动,一个较为典型的现代公民社会的图景跃然展现.本文在协同善治的视阈中,阐述行政力量和民间力量的协同善治,并着力构建以灾区需求为导向、政府为主导、多中心治理主体(政府、企业、NGO组织、志愿者、社会精英、普通民众等)互动合作的抗震救灾新模式--简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协同善治模式.  相似文献   
105.
管理民主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也是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实现对农村公共事务的"善治",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善治(治理)理论打破了"国家—社会"两分法的传统思维,追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耦合,提供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乡村治理这一复杂社会政治现象的组织框架和价值理念,对新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6.
法治视阈下地方府际争议及其消解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横向地方政府际争议随着改革的深入日渐凸显,消减了政府间的协同合作,致使整体政府的塑造困难重重,政府的合力难以发挥,综合成效大打折扣。在信息化、透明化的时代背景下,地方政府已不能自成系统乃至游离于行政生态系统之外,而须在法治的框架下寻求府际争议的解决途径。府际争议的有效解决应遵循法治原则;力求摆脱仅从政治视角研究的窠臼,探索出适合中国情境的法治与善治之路;立足于地域不均衡发展的现实,解析横向地方政府际争议之成因并实施行之有效的消解方略。  相似文献   
107.
为了全面落实、推进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的基层基础,必须坚持政治引领开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新格局,必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治理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乡村治理资源不断下沉,乡村社会持久、长期、全面稳定的制度基础已经基本形成.尽管如此,通过对X县调研走访发现,我国农村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还处于一个"萌芽期"向"发展期"的转化阶段,乡村治理方式整合程度依然亟需强化,构建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成为实现乡村善治的基本方法遵循.  相似文献   
108.
以马克思主义国家权力观为切入点,在全面阐述国家内涵和国家存在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国家权力异化的原因进行剖析,指出治理和善治是防止国家权力异化的有效手段,而国家管理模式变更的过程,亦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9.
随着我国改革的持续深入和伴随而来的利益关系深刻调整,群体性事件频发严重影响到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但长期以来,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却始终不尽如人意,文章尝试从善治视阈深刻剖析群体性事件频发的现实和深层次原因,并试图从善治视阈探讨并提出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