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2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0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22篇 |
人才学 | 8篇 |
丛书文集 | 341篇 |
理论方法论 | 46篇 |
综合类 | 552篇 |
社会学 | 35篇 |
统计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38篇 |
2022年 | 33篇 |
2021年 | 40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71篇 |
2013年 | 62篇 |
2012年 | 64篇 |
2011年 | 66篇 |
2010年 | 57篇 |
2009年 | 58篇 |
2008年 | 71篇 |
2007年 | 47篇 |
2006年 | 49篇 |
2005年 | 59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孙福轩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8(3):150-158
科举试赋始于唐朝,起初以"赋兼才学"为核心,经学家、古文家、辞赋家讨论的是辞赋取士能否为国家择选真正的饱学之士.然而从唐代中后期至两宋,尤其是随着政治层面党争的加剧,文学意义上的辞赋取士与经义取士衍变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使得试赋之争具有浓厚的意气之嫌与党争色彩,由此辞赋的创作就不单纯是辞赋"因体代变"的纯粹文学意义上的变革,而具有了时代思潮、政党之见、君子小人之辨的政治品格.唐宋两代的科举试赋只有从这个维度上去理解,才能阐发其中的历史流变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982.
陈水云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47-152,192
词调"三分法"的出现,在明清词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词学由音乐谱时代进入到格律谱时代,改变了明代以后词选与词谱编刻的体例及其发展方向。"三分法"自从提出以来,成为明清时期最为常用的词学批评话语,既表现在对词的体性问题的探讨上,也体现在清初不同词派对于词学主张的阐扬和词史观念的表达上。 相似文献
983.
作为20世纪政治哲学复兴的关键人物,施特劳斯对霍布斯进行了独具特色的阐释和解读。为解读霍布斯的宗教批判,施特劳斯将霍布斯与伊壁鸠鲁进行了对比,并得出结论,霍布斯的宗教批判具有伊壁鸠鲁主义基础,但又对伊壁鸠鲁主义进行了后基督教的修改。为解读霍布斯的政治哲学,施特劳斯将霍布斯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进行了对比,揭示出霍布斯政治哲学的基础不同于古典及基督教政治哲学的基础。为进一步解读霍布斯的自然权利,施特劳斯再次将霍布斯的自然权利与古典的自然法进行了对比,以此揭示出霍布斯的自然权利存在弱点与缺陷。以古今之争为视角,施特劳斯勾勒出了一个与传统进行决裂的霍布斯,同时也揭示出了霍布斯政治哲学的缺陷。 相似文献
984.
五四新文学运动超越晚清白话文运动的关键是对白话之美的发现与体认,从美学上论证了白话文用之于新文学的正当性,解决了新文学至关重要的语言选择难题。进而根据白话文的特点,为早期新文学设定了真实、抒情、个性等审美尺度,更新了文学的审美内涵。白话之美的观念有力反击了文言复古的主张,但也给早期新文学造成了语言自然主义、审美平均主义等局限。?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85.
高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1):39-44
有清一代,学宋蔚然成风,宋诗总集的编选亦随之兴盛.考其编选动因,盖可分为四种:对唐宋诗之争的回应、弘扬诗教以改变颓靡的诗风、指导初学、辑存文献,这与当时的世风、诗风、学风都是有关系的.清代宋诗选本,如实地记录了宋诗文献的原貌.有些选本,尽管没有提出明确的诗学主张,也没有蕴含指导创作的具体法则,但只要它们能流传至今,客观上即对宋诗文献的保存发挥了重要作用.繁多的宋诗选本、多元的选录标准、不同的诗学价值,正是清代宋诗运动兴盛的最好注脚. 相似文献
986.
冷雪梅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8(6):151-159
阿乌为彝族子君人自制的传统吹奏乐器,以土制成,类似古埙。据对阿乌的调查及考古出土部分古埙资料的联系对比,可知埙的起源甚早,不仅有陶埙,还应有土埙。因土器不能长期保存,故考古未见土埙,而子君人土埙的制作、吹奏方法、音律等对研究古埙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类比材料。 相似文献
987.
潘超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4-16
从《吊屈原赋》字面上看,因为有着和屈原相似的生平际遇和文化人格,贾谊借凭吊屈原而抒发自己的愤懑,两者悲剧命运具有相似性。然而,与屈原所处的臣亦择君的战国不同,汉初是政治大一统的时代,以贾谊为代表的士人面对的是家天下政治制度的确立和与之相应的士与君隶属关系的演变。与屈原留或走的选择困惑不同,贾谊还面临着由庙堂之高向江湖之远境遇的转变以及随之而来的无路可走的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988.
孙玉锁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15-17
自古以来,对“君子慎其独”的理解,停留在道德行为的形而下的层次上,这种理解是肤浅的。事实上,“君子慎其独”具有哲学和道德两种层面的含义,且以哲学层面的含义为根本和基础。“君子慎其独”是在讲道的特点和君子与道的关系,进而说明君子所应持的态度。道是独立自行的而君子有所不明,故君子对道的态度应该是戒慎戒惧。对之进行这样的理解,可以削减中国道德文化与科学文化相对立的尴尬,重新整理、繁荣我们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89.
姚春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201-205
丹溪“参之以太极之理”,一方面肯定“动”对万物生化的意义,另一方面认为“妄动”则是病因。由五性感动而悟出妄动伤阴。而妄动者,相火也。引动相火的是“人欲”,强调“人欲”在发病学上的意义。主张在养生上节食色之欲,以静制动,人心听命于道心。所以太极动静之理是理解理学对丹溪医学影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0.
明代的文学复古是一个复杂的文学运动,值得我们从多个层面上进行探讨.明代的文学复古在展开过程中突出了对史学资源的借鉴,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突出史传文学的核心地位,反对理学对文学和史学的干预,强调文史在文辞和叙事上的相通性,建立了以理、事、辞为核心的复古理论.而史学文学化和心学化史学观的形成,则最终导致文学复古运动走向式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