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1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3篇 |
民族学 | 35篇 |
人才学 | 11篇 |
丛书文集 | 163篇 |
理论方法论 | 35篇 |
综合类 | 298篇 |
社会学 | 29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51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40篇 |
2010年 | 57篇 |
2009年 | 48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5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刘九伟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7):111-114
明州本除了二家注的注文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删。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文字上的变化,共有几种形式,一是漏注,二是漏字,三是异文,四是衍文,五是倒文,六是秀州本有多处作"毛诗"的地方,明州本作"韩诗",七是个别地方出现了注家有异、注文相同的情况,八是个别地方出现了善注置于五臣注之前的情况,九是明州本的编排形式为卷首目录在表、序之前,十是增强了校语,十一是校语相异,十二是音注的增加与删减的变化,十三是进一步增加了"某同同注"的形式,十四是夹注位置的变化,十五是句末"也"字的增删变化。 相似文献
62.
刘涛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6):14-18
“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这一观念,最初见于明代晚期。在随后的清代获得了广泛流传,多见于康熙至乾隆年间的小说和戏曲。“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这一观念,分别经历了“君虽不惠.臣不敢不事君”、“君为臣纲”、“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等观念的衍化历程。明清时期君权的无限膨胀,君主专制的绝对强化是此观念产生、流传的现实背景。 相似文献
63.
尚永亮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6):96-102
在中国贬谪史上,唐五代是文人逐臣最盛的时期,在三百四十余年间,可考知姓名和贬地的文人逐臣共计1040人次。从其分布时期与地域看,中晚唐人次最多(594人次),占唐五代文人逐臣人次的57.11%;而南方则是流贬文官的主要地区,其人次为北方的2.29倍。在南方诸道中,江南西道、东道、岭南道是处置文人逐臣的首选之地,此三道所辖43州逐臣数已达341人次,占唐五代文人逐臣总数的33.5%,因而最值得重视,同时,也构成相关历史文化分析的必要参照。 相似文献
64.
在检阅四库本《唐会要》卷七十四《选部上.论选事》和中华本《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进士》时,发现二书或整段内容此有彼无,或史事时间序次歧互淆乱,或人名和官名互有出入,或文字衍脱讹误,凡此类可拾掇的问题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65.
洪早清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4):98-102
阁臣群体是直接服务于明代皇权的中央核心辅政官僚群体,这个群体在维系明代皇权延续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政治功能,他们的辅政活动与明代整个国家机器运转构成了良性互动,他们在明朝中央权力运行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制衡作用。历史中的明代阁臣群体并未获得史家比较客观的评价,明代阁臣群体的政治地位值得进一步肯定。 相似文献
66.
论唐代山东地区的新罗侨民村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一直将唐朝登州、莱州、密州 (现在皆属山东省 )等沿海地区的新罗侨民村落和“新罗院”、“新罗馆”以及高句丽人、百济人等都纳入到新罗侨民的范围来考察 ,这一观点很值得商榷。从现有资料看 ,唐代山东沿海地区的新罗侨民村落形成于九世纪初 ,其一在于李正己祖孙三代在承袭淄青镇节度使之时大肆掠卖新罗人口到唐朝为奴婢 ,使很多新罗人得以进入中国 ;其二由于唐朝在平定淄青镇李氏割据势力后对新罗奴婢所采取的解放政策 ,使很多新罗人在放良后聚居于山东沿海地区 ;其三因为新罗人张保皋在东亚海域的活动 ,加强了唐代新罗人的凝聚力并促进了新罗侨民社区的形成。不过 ,唐代山东地区的新罗侨民村落并不存在治外法权。而从淄青镇割据势力李氏家族的高句丽人背景观察 ,说明朝鲜半岛在三国统一后的一个多世纪里 ,高句丽人和新罗人还没有完全消除他们之间的固有国家意识 相似文献
67.
江泽民总书记曾在一次全国科学会议的报告中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他又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些精辟论断不仅阐明了创新的历史意义,也提出了创新的现实要求。所以,图书馆是社会稳定的细胞、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也是创新与社会和谐的基础。图书馆建设的迅速发展,为图书馆事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群众受教育的程度偏低,在这些极其贫穷落后的地方,那些宗教极端势力也在跟图书馆这个传播精神食粮的场所争夺阵地、争夺群众,特别是一些青少年儿童还没能走进学校的大门,就被那些非法宗教势力的教经点带去学习“经文”,这种现象给图书馆带来了极大的难题,良好的环境是图书馆管理者创新的外在动力,而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条件相对差,要想方设法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一个健全的创新环境,首先要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需要有激发人们突破陈规陋习,改善那些简陋设施,沉旧的图书资料。 相似文献
68.
王安石屡辞馆职考论——兼论宋代馆职、词臣之荣显与迁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进士高第荐试馆职 ,由馆职选任两制词臣 ,由两制拔擢辅相 ,是宋代文章词学之士的荣显通途。但由进士高科出身的王安石初辞召试馆职 ,再辞集贤校理 ,又辞同修起居注 ,最后径迁知制诰 ,入翰林 ,为辅相。这一系列打破序迁惯例的举动既蕴含王安石的独特个性和政治追求 ,对当时士风亦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69.
两宋的馆职选拔,学士院试是一主要途径。学士院试馆职在北宋仁宗朝达到极盛,此后便趋于衰落。至南宋高宗朝又得以恢复,直至南宋末期。所试科目,北宋主要考试赋,以仁宗朝最为突出。南宋则仅试策。考试合格者,北宋所授馆职主要是三馆秘阁官,南宋则为秘阁馆职,且主要是秘书省正字、校书郎。无论北宋还是南宋,帝王特除是可以免试的。南宋时,状元、词科出身者也可以免试。 相似文献
70.
19世纪初期事关贸易成败的美国客邮是学界研究的空白。通过分析美国“太平洋商人号”商船在澳门修理期间发往广州的一批信件,证明了美国在广州客邮的关键环节:依托十三行商馆区后勤服务区秘密栖身,接收转发地址为广州十三行商馆区凿石街的泗兴办馆,办馆承担了邮局的收发邮政功能,澳门广州间的美国短途客邮具有独立运行的特点。这也为19世纪初期美国在华客邮提供了详实的个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