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1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209篇
社会学   196篇
统计学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41.
生意失败、妻子离家,他受不了打击染上毒瘾 “回家了,终于回家了。”汤宇提着行李和一些水果,穿过那条熟悉的狭长弄堂,来到了一间有些破旧的房屋前。他挺了挺本来已显疲倦的身躯,敲开了屋门。 “回来啦?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弟媳玉真一把将汤宇的行李接了过去。  相似文献   
342.
过年意味着旧岁月的终结、新日子的开始,对于外出的游子来说,过年就意味着要回家,回家才是真过年.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四千多年的历史,这个节日早已深深地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过年回家就像太阳东升西落一样不需要任何解释.  相似文献   
343.
母亲发如雪     
陈洪娟 《社区》2014,(9):60-60
过年回家,陪母亲去超市购物,她在日用品赁架旁流连,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我说:“洗发水和沐浴露我刚买了,牙膏家里还有两支,好像不缺什么了。”母亲好半天才迟疑地说:“隔壁王婶说染发剂效果不错,我想买点试试。”我抬头一看,母亲原本一头漂亮的黑发,现在夹杂着很多白发,特别显眼。  相似文献   
344.
家有好儿女     
谢虞 《老友》2011,(10):39-39
我和老伴育有两儿两女。儿女们从小跟着我们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和“十年内乱”的艰苦岁月,所以深知父母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都能自爱自强,好学上进,孝顺父母。两个儿子、儿媳在外地工作,回家时间少,但常打电话来对我和老伴嘘寒问暖。他们若出差或去外面旅游,动身前和到达目的地以及回到自己家里时,都会打电话把情况告诉我和老伴,  相似文献   
345.
王志刚 《女性天地》2011,(10):12-13
回家收到一封信,是医疗保险公司寄来的。上面列举了上个季度的保险公司为我支付的医疗费用,其中一项花了1600多美元。虽然不用我出钱,但还是吓我一跳。仔细看了看时间,才想起是补牙的费用。  相似文献   
346.
一个男人在外工作20年,终于要回家了,老板问他:你是要20年的工资还是要3句忠告?男人说我明天上路,明早给您答案好吗?老板说可以。当晚男人未眠……早晨,他对老板说:我要3个忠告。于是老板给他3句话。一、不要试图寻找不可能的捷径,世上没有便宜的事,只有脚踏实地才是最好的方法……无论做何事。  相似文献   
347.
黎明前的爱     
钟国昌 《老年世界》2011,(19):18-18
自从离开父母到外地工作后,除了春节、中秋节外,我几乎很少回家。多年的奔波,让我不知不觉间淡化了对父母的爱,也越难感受到父母对我的爱。每次打电话回家,母亲总是唠唠叨叨,让我照顾好自己,我也总是应承着。孰料,上月我大病了一场。也是因为这场病,让我得以回家休养,再次感受到了父母对我那一如既往的爱。  相似文献   
348.
倾听     
《现代妇女》2008,(12):5-5
“常回家看看”,是子女孝敬老人最贴心的方式。 ——今年重阳节,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公布的“老年人生活幸福指数”显示,子女不常回家看望父母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满意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49.
往斋 《社区》2002,(14):51-52
一个月收入不过1000元的年轻女孩可能用的是价值上百元的LANCOME化妆品:一个本打算上街买鞋的女性可能搬回家来的却是一套精美的装饰品;一个收入中等的母亲可能会一次给孩子买近3000元的英语教材……这些让男性们百思不得其解,看似矛盾重重的消费行为,在生活中却并不罕见。 女性的消费会不时超越常规的轨  相似文献   
350.
摩根蜃景     
星期天,我和妈妈到集市上买菜,来到一个卖油菜的摊前,只见一位穿着价格昂贵的裘皮大衣的阿姨一边挑一边问:“多少钱一捆?”“5毛。”卖菜的叔叔回答。这位阿姨尖声尖气地说“哟,太贵了,8毛两捆吧,早卖完早回家呀!”“大姐,这已经够便宜的了,您要是看着不合适就……”还没等叔叔说完,[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