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80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87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08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本文论述了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瓦解放军的策略,国民党军队起义的特点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42.
《中外书摘》2008,(7):37-41
本文是原傅作义将军的部将王克俊回忆北平和平解放的文字,内容翔实可信,傅与蒋介石的矛盾,一目了然;起义投诚,紧锣密鼓;地下党渗透,如影随形。  相似文献   
43.
今年是抗战胜利63周年。在此之际,我忆起了64年前的一段往事。 事情发生在1944年春天一个夜晚。在迁安县(现迁安市)东峡口村东有一排伪治安军驻防的炮楼,我八路军大队在炮楼门前从南向北通过。炮楼前宽一丈、深一丈的壕沟已由当地群众用柴草填平,上面又铺上木板。正在炮楼上站岗的伪军龙得泉,是一个早已不甘心当亡国奴,替日本鬼子卖命,  相似文献   
44.
张文光原为往来于中缅之间做玉石生意的青年商人,在接受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熏陶后,毅然走上革命道路,加入同盟会,是云南辛亥腾越起义的组织领导者之一,也成为云南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45.
清中叶以后,西北地区成为中原地区减少人口、输出移民的主要目的地,导致西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锐减.西北回汉农民对土地严重依赖,而人地比例失调进一步加重经济衰退,最终导致社会控制难度加大,社会矛盾激化.清末成同之际,西北地区回、汉民族在人口膨胀的前提下,围绕对有限土地的占有以及经济方式的差异产生冲突,进而上升为族际对抗,这超越了清政府的传统社会控制能力,最终以民族矛盾激化的形式--少数民族起义告终.清末西北回民起义爆发,人口因素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6.
林荃 《学术探索》2007,(4):84-89
本文认为,清朝咸、同年间在云南发生的回民杜文秀起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杜文秀起义响应、拥护了太平天国起义,与后者遥相呼应,是以后者为主体的全国反清农民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由于杜文秀起义坚持时间长达18年,地域涉及滇、桂、贵、川等省,因而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在滇、桂、贵、川等省的封建统治,使其呈现摇摇欲坠之势。第三,杜文秀起义对晚清云南社会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使其从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脱变。  相似文献   
47.
百多年前,当人类迈进20世纪门槛的时候,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却是最屈辱、最黑暗的时期。1900年下半年,义和团运动惨遭镇压,众多首领和成员被残酷杀害,首举义旗的义和团重要首领赵三多兵败隐遁。但义和团运动并没有偃旗息鼓、销声匿迹,1901年~1902年直隶广宗县武举景廷宾所领导的抗“洋捐斗争和“扫清灭洋起义,颇具号召力和震撼性。研究这段历史,研究赵三多失败后参加景廷宾“扫清灭洋起义,对于了解景廷宾起义的性质和义和团运动的走向,或许有一定的意义。赵三多,字祝盛,人称赵老祝,1841年5月26日出生于直…  相似文献   
48.
百色、龙州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我党较早在少数民族地区树起的一面"工农武装割据"光辉旗帜,它把反帝与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对帝国主义分子进行了有理、有节的直接斗争,把党领导的彻底的民族解放运动推向新的阶段,是邓小平思想理论形成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49.
两当起义,又名"两当兵变",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等同志在中共党组织领导下举行的唯一一次西北地区发生的武装起义,但目前对起义遗址的系统研究比较薄弱。通过文献和实地的调查研究发现:上世纪80年代初最早确立的两当兵变旧址在县城北街,主体建筑几经变迁,今已无存;现存南街两当兵变旧址(张家大院)在2008年前后确立,并被建成早期两当兵变纪念馆,成为多处遗址和几经变迁后的代表。近年修整建设的两当起义旧址及场馆发挥了重要文化功用,且硬件建设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软件建设还需加大投入,应注意在时空上以几处遗址为关键点,通过信息展示、宣传推介和学术研究等途径,凸显这一革命历史事件的完成性。对于目前两当起义遗址复建的"一线三点"建设思路,需兼顾运用再现手法的多样化,丰富遗址内涵,以加深参观者多维认识遗址负载历史文化信息的饱满度和厚重感。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