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79篇 |
免费 | 207篇 |
国内免费 | 4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76篇 |
劳动科学 | 34篇 |
民族学 | 176篇 |
人才学 | 212篇 |
人口学 | 18篇 |
丛书文集 | 1415篇 |
理论方法论 | 374篇 |
综合类 | 3865篇 |
社会学 | 578篇 |
统计学 | 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7篇 |
2023年 | 798篇 |
2022年 | 287篇 |
2021年 | 237篇 |
2020年 | 196篇 |
2019年 | 225篇 |
2018年 | 83篇 |
2017年 | 148篇 |
2016年 | 172篇 |
2015年 | 295篇 |
2014年 | 464篇 |
2013年 | 372篇 |
2012年 | 372篇 |
2011年 | 477篇 |
2010年 | 435篇 |
2009年 | 417篇 |
2008年 | 375篇 |
2007年 | 308篇 |
2006年 | 267篇 |
2005年 | 226篇 |
2004年 | 165篇 |
2003年 | 176篇 |
2002年 | 162篇 |
2001年 | 147篇 |
2000年 | 112篇 |
1999年 | 84篇 |
1998年 | 49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梁中和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9-16
苏格拉底会爱一个人吗?问题有两重含义,一是怀疑苏格拉底是否知道如何去爱一个人,重点在“爱”上;二是怀疑苏格拉底是否能真的爱上“一个人”,重点在爱的对象上;同时责问背后还在质疑这种爱的效果能否为其正当性辩护。值得追问的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式的爱究竟与一个具体的人有何关系,爱的对象有哪些,进而追问哲学对个人的教育如何可能,哲人如何在个体与普遍的困境中得以自适。 相似文献
52.
罗美君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3)
由于"苛政猛于虎"的高频使用以及习语类推的作用,仿拟构式"XP猛于虎"得以生成,并重新分析为"XP︱猛于虎"。"猛于虎"语义泛化成性质形容词,压制了"XP"的语义特征,"XP"必须是具有量性特征的名词或动词。"XP"转喻与之相关的整体和部分,具有转喻性,符合语言经济原则。仿拟构式"XP猛于虎"的构式义是:主观评判"XP"的某属性具有极性程度义。"XP猛于虎"通过主观评价"XP"的属性特征,实现了语言的语篇元功能。源型构式的高频使用、意象图式在语言的投射以及语言模因的移植作用下,仿拟构式"XP猛于虎"形成。 相似文献
53.
制度变迁,还是动员式改革--社会动员视野下的中国农村改革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万春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1):5-10
新制度经济学并不足以解释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农村改革,改革过程具有浓厚的动员色彩,是一次动员式改革。这次动员式改革既不同于以群众运动为代表的组织化动员,也不同于市场转型背景下的准组织化动员,该动员式改革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国家不能完全控制动员的影响;改革过程中动员与制度建设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54.
宿松话中的一种特殊双宾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光泽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6):95-96,137
宿松话双宾B式是一种特殊句式,进入双宾B式的动词都必须具有“给予”义,这些动词可分为典型“给予”义动词和非典型“给予”义动词。双宾B式具有极强的制约性和句式赋义性。双宾B式来源于省略了介词的介宾补语式。 相似文献
55.
针对移动机器人在复杂多变环境下执行搜救侦察任务时机动性、越障性存在的不足,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新型轮腿可变式移动机器人的设计方案。课题组通过对变径机构的设计使得机器人可以实现轮式和轮腿式2种工作模式的自如变换;采用修正的Kutzbach Grubler公式对变径机构自由度进行了分析;利用速度瞬心法对移动机器人以轮式模式工作时进行运动学求解;利用拉格朗日法建立了移动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最后通过ADAMS软件对移动机器人进行仿真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机器人整机结构设计合理,运动平稳,具有较强的机动性与地形适应性。该研究弥补了单一运动模式的机器人在地形适应能力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56.
马伟忠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9):133-137
汉语构式网络的构建包括构式网络的内涵、构式联结类型、构式演变和构式运作模式等重要问题。构式网络是用来表征说话者语言知识的,由处于不同层级节点的构式所构成。承继视角下的构式联结方式包括多义联结、隐喻扩展联结、子部分联结和实例联结。认知视角下的构式联结方式主要包括分类关联、序列关联、符号关联、填充物-槽位关联和水平关联。历时层面,不同节点的构式具有长于边缘、存在于边缘、边缘化-构式消失和构式联结的重组等不同演变阶段。固化—规约化模型可以用来阐释构式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57.
58.
59.
构式语法是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一种语言学理论,它吸收了生成语义学、框架语义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的优秀思想,在很多方面跟主流的生成语法形成反动,其所持有的语言整体论、非模块论和非转换论等观点,极大地冲击了以往研究的一些重要论断。如今,构式语法已经引起国际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60.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通过区域内的关键要素协同实现整体加强、共同发展,进而推动区域间的平衡与协调。协同发展意味着区域内各个要素的联动同构,其中知识集成与产业集群是高质量经济协同的两大关键性要素。制度化的知识分科模式下,要让知识集成从“潜在”要素,走向“实在”行动,必须厘清技术技能、社会关系、原理规律三类知识的集成价值,这是知识协同产业的前提。而产业集成的“显在”样态推动区域集约、循环和规模经济等协同样态,让产业协同知识成为必然。两大关键要素的“潜在”价值与“显在”价值协同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核心,必须全面推动知识主体与产业主体、知识生产与产业生产、知识分类与产业分类的同向同构,根本上促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协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