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42篇
  免费   649篇
  国内免费   67篇
管理学   3811篇
劳动科学   277篇
民族学   996篇
人才学   682篇
人口学   158篇
丛书文集   5822篇
理论方法论   1589篇
综合类   8753篇
社会学   2201篇
统计学   669篇
  2024年   129篇
  2023年   532篇
  2022年   530篇
  2021年   626篇
  2020年   544篇
  2019年   447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362篇
  2016年   607篇
  2015年   908篇
  2014年   1925篇
  2013年   1481篇
  2012年   1624篇
  2011年   1971篇
  2010年   1733篇
  2009年   1583篇
  2008年   2365篇
  2007年   1549篇
  2006年   1178篇
  2005年   1178篇
  2004年   785篇
  2003年   623篇
  2002年   593篇
  2001年   640篇
  2000年   417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吴良镛,师从梁思成。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他创建了中国人居环境科学,成功开展了从区域、城市到建筑、园林等多尺度多类型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曾获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等。  相似文献   
902.
美国农业部最新预测报告显示,受持续干旱和高温影响,今年美国玉米产量预计为108亿蒲式耳(约合2.74亿吨),创下自200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大豆产量也将比去年下降12%。与此同时,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主要粮食生产国也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天气,粮食生产前景堪忧。对此,G20(20国集团)准备采取行动来协调各国应对粮价飙升的措施。(8月14日《证券时报》)屈原的名篇《天问》,问的是苍天。  相似文献   
903.
《社科纵横》2019,(5):85-88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体现,是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国家治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重要途径。社会组织的特殊性是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可以运用的重要平台。十八大以来推行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政府要充分转变职能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各领域工作,发挥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904.
《社科纵横》2019,(4):6-1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实质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制度执行能力的现代化。制度的首要德性在于公正性,公正的制度能有效规约人们的交往行为,激励人们以合理方式获取利益,影响人们的价值追求和思想观念。制度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基础和保障,其实践意义在于构建各方面均衡的利益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实现制度公正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需要和利益追求;要构建法治社会,增强人们的社会认同感;要促进阶层流动,构建公平正义、充满创造活力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05.
民族"历史"一旦承载太多的现实政治砝码,思想的民族史注定重新划分与书写。梁启超的思想转变与晚清以降中国民族主义思想流变具有内在学理一致性,二者都围绕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民族文化认同问题递嬗了如下轨迹:从狭隘的"普遍主义"的民族主义转向以西方现代性为依托的政治民族主义,再转向现代性反思基础上的文化民族主义。必须承认,梁启超的思想转变是西学与东学、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等多重交互的必然结果,如今以梁启超为切点考察晚清以降中国民族主义思想演进,不仅在学理上契合着国际学界近年来"文明转向"——通过厘定"轴心文明"和"现代性"的关系来澄明"多样现代性"之进路,而且在历史和现实上契合着中华民族"现代"追寻的思想节点和"国家"形象塑造的"民族"语法。新时代中国的国家形象塑造与民族文化认同,必须以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建构为前提,以文明国家擘画为着力点,充分借助"自塑"与"他塑"双重力量,确保"外形"与"内神"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906.
907.
孙宝国  沈悦 《东岳论丛》2019,40(8):136-149
中国形象自古以来就以极为复杂且多变的话语示人,中国形象的生成与建构并不一帆风顺。国家形象表现出多面呈现的趋势。在中西方诸多领域,不同学者对于国家形象的概念各有侧重。"中国威胁"的"污名"从日本肇始,直至西方国家通过其媒介优势实现了"污名"权力话语的跨文化传播,而中国梦话语是规避其负面表征、争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法宝。"中国威胁"的"污名"话语生产是基于历史观、政经界、新闻传播媒介、现代性想象的共同建构。在"中国威胁"话语遭遇中国梦后,呈现话语的挪用与重组、转型再建构的过程。以批判性视野审视"西方话语"、兼顾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三方话语"、建构"中国话语"的多维传播是实现"去污化"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908.
909.
王有德,男,回族,1953年9月生,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党委书记。40年来,王有德和职工们一起累计治沙造林60多万亩,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边缘筑起了一道东西长47公里、南北宽38公里的绿色屏障,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我这辈子就干了两件事,一件是让沙漠变绿洲,另一件是让职工变富。"这两件事,串起了王有德的一生。  相似文献   
910.
热地,男,藏族,中共党员,1938年8月出生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比如县,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他长期担任西藏自治区党委重要领导职务,参与西藏自治区稳定与发展各项重大决策的研究和实施,为西藏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倾注了大量心血,赢得了西藏各族人民的爱戴和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