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86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26篇
人才学   18篇
人口学   31篇
丛书文集   340篇
理论方法论   91篇
综合类   658篇
社会学   127篇
统计学   23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和批判,是马克思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其早期思想发展过程中的直接思想资料。从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反工人阶级立场的批判、对资本主义历史暂时性的揭示以及对私有财产的本质的剖析,论述马克思与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882.
近年来,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人口红利理论,使用辽宁省相关数据,对人口转变引起的产出效应、消费效应和储蓄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辽宁省居民消费与人口抚养比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是引起辽宁省储蓄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83.
兵团经济与金融发展现状 1.经济发展现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履行屯垦戍边历史使命,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肩负着开发、稳疆、固边、发展等多种职责。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兵团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84.
如何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态势,在人类发展史上创造了“中国的奇迹”。然而,经济增长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国民的社会福祉、增进国民的幸福程度,国民幸福感应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我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已经显著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状态,但经济增长向国民幸福的转化依然存在着广阔的改进空间,而国民在生存需要有效满足之后也必将更加关注发展和享受需要的满足。据此,单纯从经济增长维度去理解社会发展越来越暴露出狭隘性,  相似文献   
885.
吴锦旗 《东方论坛》2011,(3):15-18,41
抗战时期成立的国民参政会是国家在非常时期进行政治动员和政治团结的组织工具,它是国内各党派和政治团体参与政治的一个场域,其中的教授派是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教授派受到西方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影响,他们凭借其惯习在国民参政会上鼓吹政治改革,试图推动战时中国的政治发展,实现宪政民主。  相似文献   
886.
晚近以来,逐步成长的法治主义的社会想象与道德秩序观,生活伦理的法权立场,以及基于公民政治经济学的关于国家权力的法权安排憧憬,作为一种国民心智和公民心性,一种关于良善生活与政治秩序的总体性向往,多半围绕着社会生活的法制安排展开,构成了刻下中国社会的"国民的法治愿景"。其主要内涵包括,法治成为国民期待与公民愿景,权力必须受到制约渐成国民共识,主体平等是全体公民的政治向往,表达自由早成亿万人的心智需要,人民对于法律正义和社会正义的追问上升为对于政治正义与宪法政治的拷问,以及藉由公民理性来建设国家理性,等等。由此,基于国民的"法治愿景"而来的公民期待,由此公民期待而付诸人身的公民行动,特别是它引发的"公民维权"实践,讲述的是当下中国的"训政"故事。  相似文献   
887.
国民的文明素质,直接反映并决定着国家的道德水准和社会的文明程度。提升国民文明素质,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维护国家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国民的文明素质令人堪忧:社会文明“失律”、 职业文明“失范”、家庭文明“失和”、 法纪文明“失治”、 个体文明“失真”。必须通过深化学习、加强教育、提升修养、严格管理、监督约束、注重实践,来不断提高国民的文明素质。  相似文献   
888.
健康是人类不断追求的共同目标。中国国民的健康问题呈现规模大、演变快、差异大的新特点。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国民健康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通行证、履行国际责任的新要求。当前,应立足于国家层面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国民健康水平,直至为建设"健康国家"明确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89.
林洪  曲博  温拓 《城市观察》2011,(1):145-157
本文分析了国民幸福理论的起源,梳理了有关幸福研究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比较了国民幸福指数与其他相近或相似指标的关联,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对广州幸福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890.
试论新加坡国民意识的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长达140年的英国殖民统治下,新加坡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殖民当局采取的自由放任和自由移民的政策,形成了独特的多元社会。1959年新加坡获得内部自治后,人民行动党面对不同文化、种族和宗教的矛盾与冲突,采取谨慎的态度,通过形成共同价值观的方法,促进新加坡国民意识的产生。新加坡国民意识的形成对新加坡各种族的和谐以及在短期内迅速实现经济现代化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