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6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455篇
劳动科学   73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38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49篇
理论方法论   55篇
综合类   293篇
社会学   93篇
统计学   15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527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NEWS     
关怀·荣誉Care·Honor天津航空案例获奖Case in respect of Tianjin Airlines was awarded prize.近日,2009中国企业发言人与传媒价值年会暨2009年度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海航集团凭借天津航空成立品牌推广案这一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全  相似文献   
102.
论中国金融业步入世界市场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包括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在内的中国金融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步入国际金融市场,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中国即将加入WTO,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背景下,中国金融业要注意研究步入世界市场的总体策略和分类策略.  相似文献   
103.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扩散和蔓延,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更趋复杂。在一个时期内,我们将突出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压力,突出面临外部需求显著减少、我国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的压力,突出面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4.
今年以来,济宁市科技工作准确把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深刻影响,清醒认识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推动自主创新为主线,坚持科技经济一体化,树立科技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观念,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5.
从2002年至2008年上半年期间,航运业的繁荣令人难忘。那时“有船就有钱”。然而,历史常常就是这样的,当这一页翻过去后。往往难以再现那一刻的辉煌。上海海事大学校长、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主任於世成表示,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蔓延,航运界应该理性看待国际金融危机对航运的影响,而不应该局限于谈论航运何时复苏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6.
一、实施《巴塞尔协议》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二、《巴塞尔协议》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三、我国实施《巴塞尔协议》应采取之对策。  相似文献   
107.
案例背景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进一步搞好大企业,充分发挥大企业的骨干支撑和引领带动作用,对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湖北省省长李鸿忠十分重视对  相似文献   
108.
今年是我市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实现宏观调控新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在更高水平上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经济充满机遇和挑战、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的新形势下,市级机关党组织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克服当前困难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9.
《经营管理者》2009,(4):16-17
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此次总理答记者问,有七大精彩看点。 (一)谈应对危机,引唐诗——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温总理:今年的两会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10.
《领导决策信息》2009,(7):28-29
2008年末.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的新政策新措施.明确提出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纵观2009年各地“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围绕教育、医疗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热点.都传递出了“更大力度改善民生”的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