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4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5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简快"小链接:"简快"的全名是"简快身心积极疗法",由国际级NLP大师李中莹先生创立。课程分为4个部分:与父母的关系—决定人生的深度;与自己的关系—决定人生的高度;与他人的关系—决定人生的广度;与系统的关系—决定人生的圆融度。父母是我们的根有句话说得好:妈妈的爱是一间温暖的小屋,而爸爸的爱是屋前通向世界的路。妈妈的爱能够给孩子安全感,爸爸的爱能够让孩子有力量感,勇敢而担当。有一次,我在杭州讲课。有一个学  相似文献   
32.
梁启超的诗歌批评具有过渡时代新旧交融的特征,其现代转型得力于辩证通变的批评理念的调和力,文章从批评的外化形态和内在质素两个方面解析这种调和力在梁启超诗歌批评现代转型中的轨迹,通过这种力的解析显现转型期其诗歌批评兼具动态性和圆融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33.
太阳神鸟金饰于2005年被确立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它体现出中华先民在早期生产中形成的阳鸟崇拜、时空合一的宇宙观念、意象交融的审美创造和圆融和谐的生命理想。这四个构成要素符合中华民族持续的相对稳定的传统审美心理,并对其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4.
王夫之诗论中的镜喻可分为三类:心镜取影、两镜相照和一镜空函。这些镜喻受到了华严宗哲学中"圆融"思想的影响。心镜取影是以诗中主人公的心为镜照见万象。两镜相照则是多角度、多层面的相涵相摄,时空、情景、物象、哀乐等都能成为互照的两镜。一镜空函是用一面镜子收纳一切来比喻大开大阖的笔力或诗歌整体意境。王夫之诗论中镜喻最终都归结于要求诗歌达到自然浑融的境界,而没有人工刻写的痕迹,这与华严宗所说的"圆融"境界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35.
张宝明 《江海学刊》2003,(4):186-192
当下学术界新启蒙与后启蒙的各视其是将启蒙与现代性关系的讨论推向了一个新的平台。在对启蒙的态度问题上 ,新启蒙的建构与后启蒙的解构历历在目。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两者如何在心平气和的前提下进行实质性对话。就两套启蒙话语所持的路径而言 ,这一“正”一“负”的启蒙价值取向恰恰是应对反启蒙思潮的双刃剑。新启蒙和后启蒙的正负关系本质上不是对立的 ,它们理应形成互动、互补与圆融的格局。作为一个思想史命题的两个面向 ,反启蒙才是它们共同警惕和防范的对手。  相似文献   
36.
汪苏 《江汉论坛》2007,(12):110-113
林清玄的散文创作,将艺术视点、美学视角和文化视界相融合,对水体进行了丰富的诗意表现、睿智的美学观悟和深切的文化沉思,并且注重追求水与人、水境与心境的和谐圆融的自由境界,强调由心河的溯源进向到心灵家园的寻找,由心灵家园的寻找提升到文化母体的归依,因而有着深邃而隽永的哲理思致.  相似文献   
37.
部派佛教一切有部与经量部在刹那实有论基础上安立时间相,即依法的最短的一瞬为现在;把最短的一瞬,瞬瞬相连,即成绵延的时间。龙树中观学破除部派佛教刹那实有论,认为时间只是依缘起法而安立的假名。法藏在华严法界缘起基础上,吸收了龙树中观学缘起性空思想,建构十世相通相融的“共时性”时间观,破除了部派佛教建立在刹那实有基础上的“历时性”时间观,依时间相证成华严宗法界圆融理论。  相似文献   
38.
星云大师 《社区》2012,(5):19-19
日本江户时代有一位盘永琢禅师。他一生接引学人,要求具有佛心和高贵的道德。他说法事理圆融,深入浅出,不仅易懂,还常在结束之前,让信徒发问,当场解说.因此不远千里慕名而来的信徒很多。  相似文献   
39.
元晓和义天这两位韩国佛教史上著名的国师,一倡“和诤”,一主“圆融”,这两者其实一脉相承,他们继承了中国传统中儒释道融合的思想,但不失佛教的立场。这两者稍有不同的是,元晓着力在和会诸宗内部的纷争,义天重在宏观上的融合。  相似文献   
40.
方东美是20世纪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型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传统的形上学的生生大德与现代西方哲学与关学(尤其是柏格森、怀特海)的思想相融汇,从“普遍生命”出发探讨生命哲学,建立了以生命为中心的审美价值本体论,并形成了较完整的生命美学体系.他的美学方法和研究题域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从西方现代哲学思想中汲取的精华.方东美生命美学思想旨在创造一种含情契理、美善圆融的超然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