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86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44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73篇
理论方法论   57篇
综合类   672篇
社会学   321篇
统计学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提醒人们,北极熊已经成为气候变暖的受害者,甚至有环保学者指出,北极熊很有可能在二十一世纪末消亡……海上邂逅挪威生物学家斯兰德从1995年起就一直研究北极熊的生存状况。2011年7月,斯兰德带领一艘考察船前往加拿大东北部的哈德逊湾。船行驶了一段时间,有船员在大海中发现了一只北极熊带着两只幼崽正艰难地向前游着。它们全瘦得皮包骨,应该很久没吃东西了。它们距离最近的陆地有500多公里,如果不发生奇迹,这3只熊很难存活下来。  相似文献   
42.
【正】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微亮,薄雾还挂在树梢上,我坐车前往山村学校支教。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盘旋,直到日影西斜,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一所中学。看到四面漏风的校舍,我心里一阵酸楚,决意留下来,把梦想的种子播到孩子的心田。事实上,远没有想像的那么简单,有个叫李想的孩子,就是让我头疼的学生。我在讲台上念课文,抬头见他两...  相似文献   
43.
杨永康 《学术研究》2013,(1):97-103
《天潢玉牒》是明代官修史书,记载了朱元璋生平重要事迹及后妃所生皇子。《天潢玉牒》今有五个不同的版本。根据绣石书堂抄本、《金声玉振集》本和《国朝典故》本《天潢玉牒》记载,长懿文太子朱标、第二子秦愍王朱樉、第三子晋恭王朱棡为诸母所生,只有第四子燕王朱棣、第五子周王朱橚是高后所生。《纪录汇编》本和《胜朝遗事》本《天潢玉牒》则认为,朱标、朱樉、朱棡、朱棣、朱橚均为高后所出,五子俱是嫡出。通过对两个系统《天潢玉牒》作者及成书时间的考证,可以发现《天潢玉牒》与《明太祖实录》一样,也经过朱棣两次篡改。为了证明自己继位的合法性,朱棣掩盖了自己本是庶出的事实,精心编造出生母是高后的谎言。  相似文献   
44.
檀君神话是韩国的建国神话,天帝之子桓雄带三个天符印来到人间。韩国学界与国际学界一般认为三个天符印是三个神器,这是解读檀君神话的基本点。但天符印和神器并不是同一之物,也有着不同的功能和意义。三个天符印是源于佛教的外五明,那么这一因素不是神话的原始因素,而应当是神话发展中形成的衍生因素。  相似文献   
45.
由于五代曹氏归义军祖孙三世与回鹘联姻,在曹氏归义军时期所营建的敦煌洞窟中出现了大量穿回鹘服饰的天公主供养画像。这些回鹘天公主供养像给我们留下了研究唐五代时期回鹘贵族妇女服饰的珍贵资料,而回汉混合装也成了敦煌五代时期上层贵族妇女的时尚服饰。  相似文献   
46.
巫傩咒语在傩祀活动中,傩师往往通过特定的咒语来实现人与神的沟通,领会并传达神的意旨,驱邪降妖,祈福禳祸。那些伴随着咒语的哼唱与呼号也不是为了宣泄个人的悲哀与欢乐,而是与咒语有关,去呼吁、召唤神的显灵,去传递神与人之间的信息。咒语巫术是原始初民对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灵物崇拜达到极端之后的产物。在傩坛巫术中,“最神秘、最深奥、最有哲理、最起作用的也就是那些在先人们看来是绝对可以信赖”的咒语。在湘西一带土家族、苗族傩祀活动中流传着许多这样的语咒,著名的《梯玛神歌》便是土家族“梯玛”(法师)在法事活动中所念的咒语和…  相似文献   
47.
酆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经中,是济世度人之阴间天宫所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注重神学理论的创建,道教已初步建构起系统的酆都地狱理论。在道教斋醮科仪法术中,酆都有着济生度死的多重功能,历史上酆都道教的长期传承,致使酆都地府惩罚形成民间信仰习俗。通过史籍道经中酆都文化内涵的解读,道教史上酆都平都山道教历史的重构,可知酆都神学理论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8.
“天根游于殷阳”章包含两位寓言人物和两处寓言地名。关于人物,天根寓意“不知”,其是《应帝王》首章的真知与天德的基础;无名人寓意“不治”,体现圣人对治理问题的超离。关于地名,殷阳象征“知”,蓼水象征“不知”,二者分别对应于《应帝王》末章的儵、忽,在各自所处的现实环境中皆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浑沌则代表着庄子对二者的统摄。“天根游于殷阳”章以“不知”和“不治”两种应世方式的内涵为主旨,强调应将“不知”升华至真知和天德,实现无为而治,亦应在思想世界中为“不治”保留一席之地,防止形下治理事务对形上精神自由造成拂扰。由“知”到“不知”,再到真知和天德,对这一演进序列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庄子思想中人类社会由乱世到至德之世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49.
50.
天、地、人是古代中华民族对宇宙整体的总的看法,是研讨一切具体事物所共通使用的理论原点。古人从天文现象、气候更迭、天气变化等“天”象中观察到“时”的变化,从地形地貌、植被物产、位置环境等“地”貌中发现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从人禽的二重化、圣凡二重化、性情二重化中明确了“人”的行为准则、道德操守、价值判断。就认识对象而言,“天地人”是整体的、系统的;就认识过程而言,是从天→地→人的以大观小、从整体到局部的认识模式;在“天地人”整体内比较而言,人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