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35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35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401篇
理论方法论   65篇
综合类   1348篇
社会学   8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试图用神话——原型批评的方法来分析欧洲文学史上三个著名的女性形象.文章从她们在思维模式、行为特征等方面的相似性上,认为她们是通过集体无意识而体现出了同一种神话原型,即美狄亚原型。这种原型特征正是西方文化的内核,是“西方民族性格”的本质所在。由于对原型的探源分析,从而获得了类似解读出迷底的愉悦,这也正是文学艺术的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992.
从原型视野中考察文学分类 ,一般可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就是要探讨文类最初产生的心理原型 ,即探寻促使文类形成的审美心理机制。这就需要从社会自然环境、创作主体的生理心理机制等方面入手 ;其二就是要探讨文类形成的模式原型 ,即标志着文学类别的包括形式特征、结构要素在内的文体特征。这种考察对于理解美的共同性与相对性、文学的传统与创新等一系列问题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3.
命题形式是对命题的抽象,反映了事物或现象间的一般关系,每一命题形式都有确定的意义.这是命题形式的本质所在.逻辑真理分为同语反复的和非同语反复的.根据命题形式的抽象原则与操作原则,对命题形式进行代入变换不应改变原命题形式的逻辑意义或逻辑真理的类型;否则会造成意义混乱.但现行的代入规则不能保证这一点,因而需要加以修正,以保证从命题形式的抽象到形式推演具有贯通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4.
本文试图从俄语成语释源谈起 ,寻找俄语成语与圣经文化及英、法、德等文化的融合 ,从而阐述俄语成语与外来文化的密切关系。旨在探讨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95.
多义现象的认知性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传统的语义理论无法完整地解释多义这一语言常见现象。本文以认知理论为框架 ,分析了原型 ,家族相似性 ,意象图式 ,隐喻 ,转喻及其之间的关系 ,认为多义现象是人类认知的结果 ;人类的语言有着一定的理据性  相似文献   
996.
用传统的瀑布式方法开发软件存在着两大问题:不易克服语义断层及不易适应需求变化。比较新潮的面向对象法和原型法可以克服以上问题。面向对象法对前者有绝对优势,原型法对后者有优势。如果用某种手段把两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就能大大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鉴于此,本文在对面向对象方法及原型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使这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模式,满足了这种要求。  相似文献   
997.
女性主义者从20世纪80年代起从女性主义角度重新阐释《圣经》,以“中性”或“两性兼顾语言”方式翻译《圣经》。文章论述了女性主义者对《圣经》翻译的几种修正方法,由此解析女性主义翻译观。  相似文献   
998.
《还乡》是哈代小说中表现乡土精神力量的顶峰。从文学人类学角度关照,原型类型的深层抵牾是小说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荒原”的人格化象征与作家的命运观同构,大量的民俗描写对表现作家主旨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999.
讨论了一个学分制信息系统的实现过程,包括它的功能、运行构架及开发特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红楼梦》是一部堪称中国传统文化《圣经》的伟大的文学巨著。首先,《红楼梦》是对中国传统二十四史的彻底颠覆,并大破大立地为我们开辟出有别于善恶二分谱系的一种以男女情爱为核心的人类历史第三谱系;其次,随着对这一人类第三谱系肯定,《红楼梦》使长期作为"第二性"的女性在人类历史中重新登场,并前所未有地揭露了现实中女性无比深重的历史悲剧;最终,更重要的是,《红楼梦》不仅把现行话语的统治视为女性悲剧的最为深刻原因,而且同时对人类话语进行了一种生命发生学意义的还原,而使一种有别于知识性话语的更为始源的"情的话语"这一泰初之言得以彰显,把对"情的上帝"的皈依这一新的救赎之途提到人类文化的议事日程。这使《红楼梦》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文学领域,而最终与人类终极关怀的宗教精神相通,其不啻可视为是与《旧约全书》并肩的又一部伟大的《圣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