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73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96篇
社会学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2011年5月21~27日,以"发展振兴、合作共赢"为主题的"台湾□四川活动周",在台湾隆重展开,四川省省长蒋巨峰率团访问台湾,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宋光齐随团参加了考察访问。5月22~29日,由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徐志文率队的"四川地质灾害防治治理分团",集一厅、一校、四局的相关领导和专家教授,赶赴台湾参加"台湾□四川活动周",并随期进行学术交流,本刊记者有幸随团参加了考察。24日,四川团参观了台湾"土地改革纪念馆",交流中,该馆馆长赠送了一套《台湾地政简介丛书》,丛书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台湾从1950年的土地改革以来的土地管理模式及发展情况,本刊将在后期连续刊出该套丛书,以期达到大陆同行收集鉴之长避其短的管理素材的目的。  相似文献   
72.
2010年8月,在整理图书及资料时,看到一大堆1953年在西北大学读书时的听课笔记,也看到了侯外庐先生的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论述,觉得很有学术价值。遂稍经加工,拿出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3.
毕胜  雷晓宇 《可乐》2011,(8):30-31
2005年,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我是市场总监。2006年,我离开了百度。 出来之后的一年半,是最痛苦的。天上一个大馅饼掉下来,把你给砸晕了,就不知道干什么了。我和我老婆,还有几个哥们儿,每天斗斗地主,一个礼拜总得一块儿玩上好几天。玩儿不久就腻了。有很多公司邀请我去,高不成,低不就。大点的公司比较沉闷,我不愿意去;小公司又看不上眼,接受不了别人管我。  相似文献   
74.
东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又一个繁荣时期,其政治、经济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出现,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东汉王朝也从繁盛走向了衰落.汉末党锢之祸和黄巾大起义的冲击,终于使东汉走向了灭亡.  相似文献   
75.
本组笔谈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所取得的理论成就进行了探讨.李根蟠认为,中国的"封建地主制"理论的提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的一个丰硕成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封建观的新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陈其泰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关于民族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现为:关于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对中国史范围的处理和历史上民族统一的不同阶段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念等方面基本达成共识.张越认为,在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的探讨过程中,唯物史观所起的作用重大,意义深远.王志刚认为,"五四"时期形成的唯物史观传播热潮具有三个显著的时代特点:即力求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介绍和全面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创建工作.张利认为,范文澜在历史评价问题方面贡献良多,主要体现在:以历史主义原则评价历史人物;从加强各民族团结友好的高度评价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以一种中国史与世界史联系的眼光对历史演进的一些重要问题加以评析,揭示其本质.张剑平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界在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得之见.许殿才从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如何运用与发展唯物史观以及史学与现实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邹兆辰则认为,在中国史学理论水平的提高过程中,善于分析与借鉴,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76.
农民土地使用权是否顺利流转是农地资源能否实现合理优化配置的关键所在,而土地租佃是促进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的一种比较合理且可行的方式。土改结束后,租佃关系因为符合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求而继续存在,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政府的相关政策经历了从提倡租佃自由到批判、限制土地租赁的变化,最后通过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组入社,从根本上废除了土地租佃关系存在的合法基础。当前,土地租赁因能有效促进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而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77.
由于分家、变故等内在原因以及匪患、捐税等外部压力,乡村各阶层处于频繁的分化与流动过程,贫困农户与富裕农户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可能。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与忧虑,使乡村农户暂时漠视了他们之间的区别与差异,原本悬殊的距离在他们心中得以缩减和接受。这也是租佃与雇佣能够长期存在于农村却没有引起大的波澜的原因所在。当然,表面上的融洽并不能掩盖他们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土地分配不均衡造成了大量缺地少地农民的长期生活苦痛,土地革命是迅速改变这一局面的唯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8.
79.
百年文学地主造型的演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衡 《学术论坛》2006,1(4):184-188
百年文学主要的地主造型有鲁四老爷、黄世仁、白嘉轩、福贵。创作主体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创作目的的变化,使地主造型经历了从真人向阶级人、文化人、道具人的演变,并具有了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地主造型的演变,反映了百年文学人物观的变迁,是对人物画廊的丰富补充,更是对“历史事实是凝固的,而对它的阐释却是无止境的”历史观的积极印证。  相似文献   
80.
民族等级制度是元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制度,其根本目的是永保蒙古人的优越地位,巩固蒙古人的统治。然而在推行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问题。以江南为例,民族等级制度遭到了极大的失败。江南地主势力在整个元代,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在持续地增强。这表明元朝的民族等级制度缺乏其生存的土壤,不能也不可能真正推行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