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0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30篇
管理学   225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80篇
人才学   27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762篇
理论方法论   134篇
综合类   1978篇
社会学   131篇
统计学   6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鉴于文旅融合延续一般产业融合理论与实践,诊断其存在严谨与随性、厚重与浅薄、惠众与逐利、在地与跨界等问题表征缘由,施以主体识别、动力探源和路径优化。以传统文化综合体传统村落为例,基于文化场域和文化分层组合理论,以空间融合为承载,以产业融合为核心,逐步实施市场、服务的全领域融合。结果表明,传统村落查济村,地理空间融合是构建有序旅游场域网络的载体,优化社会场域关系促进文旅融合动能释放,矫正文化主体地位规约文旅融合秩序,保护民间文化土壤推进文旅融合进级发展,寻求模型最优,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44.
近三年来,地处武陵山区的黄水镇创新思维,锐意进取,实现了镇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是综合经济指标大幅增长。GDP由2001年5200万达到2004年11000万,年均增幅37%;财政收入连续三年翻番,  相似文献   
45.
基于EKC模型,对天津、吉林、安徽和陕西四省域物流行业碳排放特征开展实证研究.以四省域2005~2014年物流行业的相关能耗数据为研究对象,测算其碳排放量并进行EKC曲线拟合,根据EKC曲线特点,分析得出不同生态效率下各省域物流行业的碳排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物流生态效率较高的天津、安徽省域EKC曲线基本呈现比较完整的倒“N”型;而低物流生态效率的陕西、吉林省域由于空间地理、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以及物流业发展程度等原因,导致倒“N”型EKC曲线特征不明显,但基本处于第二阶段,并将随着单位周转货物GDP的增加,会逐渐呈现第三阶段的特征.  相似文献   
46.
利用碳排放系数法,对中国及各省份城镇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进行估算,并利用LMDI模型进行因素分解.结果表明,城镇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从2000年的27784万吨CO 2增加到2014年的91336万吨CO 2,其中内蒙古碳排放增量最大.从全国层面看,收入水平和人口规模是刺激因素,分别增加碳排放78229万吨CO 2和31998万吨CO 2;节能技术、消费倾向和能源结构是抑制因素,分别减少碳排放31122万吨CO 2、9636万吨CO 2和5917万吨CO 2.从省域层面看,能源结构效应最大的是辽宁省,共减少碳排放793万吨CO 2;节能技术效应最大的是辽宁省,共减少碳排放3146万吨CO 2;消费倾向效应最大的是山东省,共减少碳排放907万吨CO 2;收入水平效应最大的是辽宁省,共增加碳排放6153万吨CO 2;人口规模效应最大的是广东省,共增加碳排放4006万吨CO 2.  相似文献   
47.
安宁河流域地处我国川滇铜矿带北部,其丰富的铜矿资源,刚好与蜀地严道铜山(今雅安荥经)对接,使得西南丝绸之路 北线“零关道”也成为一条铜矿带。“零关道”的这个特征,应不是巧合,而是铜矿资源本身能为两端迁徙的先民提供必要资源保 障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安宁河流域铜业开发的扩张,还促成了西南丝绸之路北线“零关道”与南线“五尺道”的连接,将西南边 疆地区跨越金沙江进一步融合,为汉代西南夷奠定一定文明一致性基础。两汉时期安宁河流域以邛都南山和零关道铜山为代 表的铜业开发,则为汉帝国开拓和巩固西南边疆,将之初步融入华夏文明,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金融保障。  相似文献   
48.
凝视本是出境旅游者的基本欲望,但基于资本、权力而来的霸权凝视容易导致主客双方的文化阻隔和疏离。对话是处于同一理解平面和交流规则的沟通方式,具有相互理解和尊重的主客对话能在出境旅游主客两端形成"我—你"或"你—我"的和谐关系框架。凝视转向对话,更有利于主客双方正视差异、培育共识,实现双方在旅游发展中的共生与共进。  相似文献   
49.
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的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此研究不同省市的居民低碳意识现状与发展趋势,通过引入居民年龄结构效应、收入水平效应因素,扩展了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方法(LMDI)模型,并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进行了分解。研究结果表明:30个省市中,12个省市的EKC曲线呈现“倒U型”,7个省市的EKC曲线呈现“U型”,10个省市的EKC曲线是斜率为正数的直线,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存在EKC曲线;经济发达是居民低碳意识较强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收入水平效应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增长的贡献最大,而居民年龄结构效应的贡献接近于零。  相似文献   
50.
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产业扶贫在实践过程中常常出现瞄不准或瞄准了但效果不突出的情形,组织场域为揭示其中的奥秘提供了有益视角。Y村的案例表明,在产业扶贫的组织场域内,地方政府与烟草公司在各自领域制度环境的制约下对自身参与产业扶贫的行为作出适应性的调整,改变了产业扶贫场域内的资讯交换渠道与资源传递方式,进而形成了组织行为主体参与产业扶贫的隐形运行逻辑。循此逻辑,非正式权力与利益的勾连固化了组织行为主体的权力关系与场域位置,扶贫资源经由村委会与合作社的承接更多流向村干部及种植大户等村庄精英群体,贫困农户则处于边缘位置。组织场域内中心--边缘关系结构的形成最终导致产业扶贫实践中制度表达与项目实践的背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