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42篇 |
免费 | 30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02篇 |
劳动科学 | 4篇 |
民族学 | 26篇 |
人才学 | 25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372篇 |
理论方法论 | 59篇 |
综合类 | 759篇 |
社会学 | 125篇 |
统计学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59篇 |
2022年 | 52篇 |
2021年 | 86篇 |
2020年 | 39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50篇 |
2014年 | 83篇 |
2013年 | 64篇 |
2012年 | 61篇 |
2011年 | 82篇 |
2010年 | 59篇 |
2009年 | 87篇 |
2008年 | 100篇 |
2007年 | 85篇 |
2006年 | 49篇 |
2005年 | 57篇 |
2004年 | 57篇 |
2003年 | 79篇 |
2002年 | 62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在西方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中,进化论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基于对以泰勒为代表的古典进化论与以怀德为旗手的新进化论的批判,笔者认为,尽管古典进化论与新进化论在研究中重视的内容不同,但在本质上所构建的理论误区则是一致的:机械、教条地以自然科学性的思维、方法来思考、研究具有社会、人文科学之性质的文化. 相似文献
72.
丁玲创作中的两种思想基因——以1931年创作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1年,当"革命意识"成为丁玲最自觉的显意识时,她对"个性思想"却仍然有所持守.这造成了其思想结构中"革命意识"与"个性思想"的"二元并置",并引发了其创作在思想性质上的矛盾性:一方面,她从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取到人物的设定,都表现出了对革命功利性的诉求;另一方面,她又在"革命"叙事的架构中融入自己的个性话语,或以个人化的题材张扬自我,从而显示了其个性主义精神.1931年以后,这两种思想基因作为其精神的两极,以二元并置或此消彼长的方式,统领了其所有的创作,并演化为创作中的巨大矛盾.丁玲1931年的创作建立起了其此后创作的思想范型,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3.
法治视野中的基因伦理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技术革命将把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基因时代 ,并将全面、深刻地影响人类社会。为此 ,必须从文化、政治、经济、生态、技术、法律的角度来构建人类的伦理道德体系 ,为新时代的到来确立一道观念屏障。 相似文献
74.
30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三十年的研究,国内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理解虽然形式各异,但共持着一个共同的基本框架,即都承认它是辩证的决定论,只是不同的学者对这"辩证性质"的具体内涵的理解有所不同.我们今后的研究,应该继续在这一正确的框架之内进行.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继续将问题大而化之,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对具体层面和微观机制的探究上. 相似文献
75.
人类基因干预技术所展现的生命伦理境域,激起了后人类时代的道德论辩或道德辩护。它既是技术革命,同时也是引发人们伦理观变革的哲学革命。哲学形而上学对第一因的本体预设,在现代技术的强求和座架之统治中得到了实现,它同时表征第一因的消解及其精神魅力的丧失。基因干预技术是这种精神祛魅的集中体现,它表明现代技术的随缘构境所展现的世界区分与伦理境域必然关涉到世俗人类因素,并引发生命伦理学论域中的诸种道德合理性辩护。生命伦理学介入后人类时代的道德合理性论辩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干预中守护人的自由生命本质。 相似文献
76.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7(4):14-16
绵油 11号系采用阶梯式复合杂交 ,经多年优良基因重组逐渐积累 ,集型间、种间、地理及生态远缘之亲本的优良因子于一体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它具有丰产性突出、增产潜力大、硫苷含量低、含油率高、抗倒耐病力强、适应性广等优点。同时具有植株矮、花序短、结角密等与大面积推广品种不同的特点。适宜在四川、重庆的平丘区种植 ,云南、贵州、陕西的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7.
广西六甲人来源的分子人类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六甲人分布于广西贵州和湖南三省交界处,被识别为一支特殊的汉族支系,但其来源不清.利用父系遗传的Y染色体非重组区的基因型分型分析,发现六甲人与长江中下游的汉族相符,与福建汉族最近,而与相邻的侗、壮、布依、苗、瑶等族差异很大.确证六甲人的来源还有待于遗传学分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8.
79.
本研究基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香港创业青年及其所在创业孵化基地管理人员进行访谈获取质性数据,通过对质性数据展开扎根分析,提炼出香港青年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创业的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创业动机(营利动机、自我实现动机)直接影响香港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创业;个体内在因素(创业者个体特征)和大湾区情境(创业环境、创业资源)是动机转化为行为的重要边界条件。建议推进粤港融合发展,以新技术提高创业服务质量,改善大湾区普惠性报道,同时以数字经济驱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将大湾区打造成为吸引香港青年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