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99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131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263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文中概述了降魔细节的文献记述,分析了从印度南部、西北部犍陀罗到中国新疆克孜尔和甘肃敦煌降魔细节——魔子阻拦其父的发展轨迹,认为克孜尔的这一细节与犍陀罗的模式基本一致,而敦煌的这一细节比克孜尔的更接近于犍陀罗的。对魔子阻拦其父这一降魔细节而言,先有文献记述然后才有图像表现,当这一图像叙述在犍陀罗地区形成典型表现后,又影响了文献细节的叙述,使得这个图像细节变成了文献叙述细节,最终变成了文献叙述传统并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92.
东汉诸侯王墓是规模、等级仅次于皇帝陵的大型墓,其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一阶层的埋葬制度,而且便于更全面认识汉代丧葬等级制度.通过对考古发掘并已基本认定的东汉王墓、王后墓的考察,结合文献记载,从墓葬的地面建制、墓葬形制、随葬品、玉衣制度等四个方面,可以看出东汉诸侯王墓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3.
宁夏北朝隋唐墓葬出土了一批珍贵的文物,其中包括百余幅历史与艺术价值颇高的壁画。北周李贤墓壁画第一次完整展现了北周墓葬绘画风采,填补了我国绘画史空白,并对隋唐墓葬壁画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田弘墓壁画为搞清西魏—北周墓葬壁画的全貌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隋史射勿墓壁画为隋代考古所稀见。  相似文献   
94.
王开 《今日辽宁》2014,(3):86-87
正太子河穿山越岭,从我家乡抚顺新宾到辽阳,一路裹挟的泥沙淤积一片平原,层叠千百年。千百年的光阴一页页翻过去,无数的人像草一样枯萎,再顽强生长。这斗转星移中,酿制了多少秘密,我们知之甚少。故此,某个时辰的偶然一瞥,便是惊天动地的会晤。坦白说,我目睹的棒台子壁画,我见到的三道壕村,均在博物馆的图片和  相似文献   
95.
纪南城是楚国都城的典型代表,对于纪南城起始时间,学术界有三种典型的观点:春秋早期说,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说及战国中期至晚期说。结合纪南城考古发掘、墓葬年代及人口数量,对楚纪南城定都年代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6.
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因各自的文化性质和内涵不同而使它们的墓葬各有特点,风格迥异。在人类历史上任何一种文化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不同地域里形成的各种类型的新石器文化,由于来源和发展关系不同,在相同或不同时期,它们之间所反映的某些共性是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个性则是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的不同...  相似文献   
97.
罗文 《今日辽宁》2012,(6):132-135
随着深秋枫叶的飘红,桓仁的章樾公园露出美丽的姿容,像一位涉过千山万水的旅人,洗去风尘,褪去臃冗,留下别有韵味的沧桑与厚重。园内的城市浮雕墙与城市内湖交相辉映,刚柔相济,和谐相融,处处彰显着文脉与绿色的主题。桓仁历史发展浮雕壁画坐落于章  相似文献   
98.
祆教是粟特地区的本土宗教,并在汉唐时期随着入华粟特人的东迁而传入中国。祆教传入中国后,在主要以儒、释、道三教以及民间信仰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逐渐中国化:对儒家从孝道、仁爱、诚信、妇德、忠君事主思想的吸取到六经、礼教谙熟,并参加科举,为将为官;对佛教是从生死轮回思想等教义的接纳;在描绘祆教神祇时考虑了道教老子的形象,同时对道教的清静无为、寄情山水也充满向往;对汉地的民间信仰和传统文化也有所吸纳。在中古时期入华粟特人的墓葬中,祆教中国化特征较为明显。中国化后祆教逐渐被同化,并最终消失。  相似文献   
99.
元平 《老年世界》2013,(16):29-29
南宋文人的笔记记载,成吉思汗在宁夏病逝后,其遗体被运往漠北肯特山下某处,在地表挖深坑密葬。其遗体存放在一个将大树中间掏空做成的独木棺里。独木棺下葬后,土回填,然后“万马踏平”。为了不让外人看出曾经动土的痕迹,“万马踏平”后,还要用帐篷将周围地区全部围起来,待到墓葬地面上的青草长出,与周围的青草无异,才将帐篷撤走,这样墓葬的地点就不会泄露了。  相似文献   
100.
罗布林卡达旦明久颇章斯喜堆古殿内有一组壁画,由246幅画面和301段文字说明组成,表现的是西藏历史宗教的发展概貌,本文通过相关文献、史料、口述对该组壁画内容及艺术流派等进行了相关的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