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3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139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221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墨子>对儒家的"命"观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是这种批判并没有全面把握儒家复杂的"命"观,没有看到儒家的"命正论"因素;同时对儒家"命定论"提出的背景及其积极意义也缺乏正确的认识,儒家的"命定论"核心观点是,富贵穷通是由"时"、"命"决定的,面对选择人不应患得患失,而应"行其义"、"知其不可而为之",实现"仁者"、"贤者"、"圣者"的高贵价值,<墨子>指责的俟命殆事并非儒家"命定论"的应有之义.<墨子>的偏颇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的"命定论"具有负面效应,尤其是在普通民众中;儒家后学也有将"命定论"引向消极的弊端;同时墨家自身理论目的是社会实践,而非理论探讨,使之无暇对儒家命观进行细致的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142.
143.
144.
墨子对虚词的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对虚词的训释涉及语气词、副词、连词等。墨子训释虚词多采用分类法、比较法、排除法等方法,他把意义看做虚词的核心和依据,并认识到虚词的抽象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45.
墨子、韩非分别属于不同的思想派别,其思想有很大的不同,但深入研究会发现二者在某些方面有着相似性,某些方面还可以称为传承性.通过对墨子、韩非思想的研究,把墨子、韩非相通的思想概括为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墨子的"尚同"思想与韩非的君主专制主义;墨子"尚贤"与韩非的"因任而授官"的用人之术;墨子的"法仪"与韩非的"法治".  相似文献   
146.
现有《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关于墨子的记述存在诸多疑点,其中最突出的当属不提“兼爱”,原因可能有三种,一是司马迁认为自己所掌握的材料尚不充分而慎语阙言;二是主、客观方面的多重因素导致有所隐没;三是流传过程中的人为删削使然.  相似文献   
147.
《史记》素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称,但其中关于墨记载甚少。本文从《史记》对墨家思想的介绍、引用和评说入手,考究司马迁对墨子入史的审慎态度,对墨学精华的肯定不够,指出司马迁治史缺点之因和重光墨学之使命。  相似文献   
148.
墨子的辩论艺术是我国古代辩论科学的精华。他的辩论朴实无华,论证严密,说理清晰,讲科学,重实践。本文从"假"、"譬"、"援"、"止"、"推"五个方面来探讨墨子高超的辩论艺术。  相似文献   
149.
墨子之礼学     
墨子精通礼学,强调礼的等级性,反对礼的宗法性;在尊天明鬼思想指导下,肯定和论证祭祀之礼的社会功能与道德作用;批评三代丧礼和儒家丧礼的厚葬久丧特征,主张薄葬短葬;承认乐的审美价值,又否定乐的政治作用,证明乐的社会危害性.这样,墨子礼学呈现明显的批判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0.
傑理 《老年世界》2014,(18):45-45
墨家是中国先秦学派之一,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墨子(约前468-前376),姓墨名翟,世称墨子。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曾做过宋国大夫,当过制作器具的工匠,善于制造守城器械。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交相利”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