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82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296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研究清代前中期江南无功名"准士"的三个个案--姚廷遴、沈复、顾震涛,通过他们撰写的<历年记>、<浮生六记>和<吴门表隐>获取其社会生活的信息,归纳出社会生活的三种类型,并进行综合分析,从中窥视清代前中期江南"准士"群体的社会生活面貌.  相似文献   
42.
除政治、思想等原因之外,秦朝当权者更基于一种社会经济考虑,将一次“廷争”渐次升级成“焚书”和“坑儒”运动,最终构建出一种解决劳力不足问题的变通手段:政府采取“灭学”的方式一再“逼士入农”,试图以此调整人口结构,进而相对扩充劳动力,缓解经济危机。此一改革理念,在当代社会转型之际,足资知识分子反思!  相似文献   
43.
唐初八史的作者多为“文咏之士”,撰史善于叙事,喜取小说,文辞华美,使唐初八史呈现出浓郁的文学色彩;此外,唐初八史的尚文之风,唐初八史于史书中明确表达文学观的做法,都缘于著者的文士身份。  相似文献   
44.
夏昕 《领导文萃》2015,(1):67-69
当年我在机关里混时,偶尔冷眼旁观一下身边的同行,心里不由得就生出万千感慨。因为这些久坐机关的干部们,在外人眼里是多么光鲜,而在我眼里,却更像两类可怜的小动物:一类是蚂蚁,终日埋在材料里,低头苦干,忙碌奔波,不知明天在何处,也不问明天去何方;一类则是老鼠,整天偷偷摸摸的,不务正业,  相似文献   
45.
马元仪是清代康熙年间的江南医家,师从沈朗仲,兼事李中梓,私淑喻嘉言,参阅《张氏医通》。马氏穷究医理,五十多年临证济世救人,成为清初一代名医;言传身教,造就尤在泾、汪光爵等大医。晚年马元仪增订先师沈朗仲手定原本,勘校得失、添补按语,《病机汇论》实为士材学派最完全之书,让医学薪火延绵传递、踵事增华。马元仪可谓士材学派乃至清初江南医学承启的枢纽。  相似文献   
46.
“士不遇”是中国文学的传统主题。社会的封建性决定了“不遇”是古代作家的必然 命运,但中国古代作家却又主动地不断的去重演前人的命运,其原因在于古代作家的心理结 构是悲剧性的。“士不遇”主题不仅包含着“士”的命运悲剧,而且也包含着人格的悲剧。 在传统政治人伦文化的影响下,古代文士对于仕途之“遇”的普遍追求,仕途“不遇”的共 同命运,文学创作的排泄、补偿,就成为“士不遇”主题之所以普遍产生的基本规律和基本 事实。  相似文献   
47.
《金瓶梅》作者研究八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建平 《河北学刊》2004,24(1):151-157
1924—2003年的八十年,《金瓶梅》作者研究分为两个时期四个阶段,主要成果为前四大说与后六大说(包括集体创作说)。文章在回顾、总结、历史评价主要成果得失的同时,分析了此项研究存在的深层隐患:无权威崇拜观念掩盖下的随顺意识作祟;学术研究中普遍存在的单向思维症等。  相似文献   
48.
中国古代文人和现代知识分子都曾在灾难中经历流浪和漂泊 ,但现代知识分子在流浪中表达了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具备了自由性标志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确立。  相似文献   
49.
中国历史,多有乱世。魏晋之后,凡乱世必盛谈魏晋竹林风骨。1.竹,这是一种何等神奇的精灵!我曾长久地驻足于丛竹之间,那直如刺、斜如倾的神韵,那错落有致、雅洁不染的气质,特别是逸竹横空一撇的情态,总教人浮想连翩。但倘要表达,又坠入一种“见意已忘言”的快意之中。我至今无法明白,看风中的竹林,与读王羲之行云流水般的书帖,听高山清泉般的古筝,见云雾中千回百转的瀑布,其感觉为何会那样地相似。历史的和风,依旧吹拂着今天的竹林。这竹,“四君子”之中有它的一席,王阳明格物的时候凝神格过,郑板桥也画过。而早在东晋时…  相似文献   
50.
张德顺 《人文杂志》2002,(1):134-138
太平天国统治时期 ,因需才之殷 ,曾与江南士人群体进行一定程度的文化互动。但太平天国政权由于缺乏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双方文化冲突的潜在危机始终存在 ,并随时间推移渐至表面化、公开化 ,最终导致士人群体离异天国的行为实践。士人群体与天国文化冲突 ,主要表现在 :消极应付、文化抵制、文化嘲讽、文化对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