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75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86篇
社会学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势力的膨胀 ,导致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带有明显的家族性特点。河南是士族较为集中的地区 ,浓厚的门第观念及推崇个性才情的时代风尚 ,促成士族对文化的垄断。特别是东晋以来河南士族大批南迁 ,侨居的身份及以后寒庶力量的崛起 ,使文学的家族性特点得到加强。这不仅体现在文学之士累世而出 ,而且还表现为创作上的共性特征 ,以至于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家族文学集团。陈郡谢氏便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相似文献   
42.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族婚姻观念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士庶之间严格的婚姻界限、新旧门户之间的婚姻关系和帝王婚姻关系等三个方面,探讨了魏晋时期随着士族经济和政治地位的迅速崛起而在婚姻观念方面发生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3.
凯尔特人是一个松散的族群,当今英国的大不列颠岛和北爱尔兰岛,已不存在一个完整的单一凯尔特民族;但是,他们的民族特征已经被其后裔———爱尔兰人、苏格兰人和威尔士人所继承,这种继承主要体现在他们的民族认同感、语言和宗教神话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4.
史界一般认为 ,至唐代 ,江南士族早已衰落。事实却是 :江南士族的衰落指一般而言 ,有些高门士族凭靠深厚的家学渊源和文化世家的传统优势 ,至唐代 ,又能顺应由门荫世袭制到科举选官制的转变 ,通过科举入仕 ,从而保持了世代勋贤冠冕的地位。唐代江南籍的宰相基本为六朝士族出身 ,表明江南地区在唐朝高层政权中的影响和作用主要是通过六朝士族 ,并非唐朝新兴的家族。特别是唐后期 ,江南旧士族在高层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和加强  相似文献   
45.
46.
蜀汉与魏晋对立时期,蜀人北迁是小规模的,大多是将士不满蜀汉的统治而叛逃北方。蜀汉灭亡后,魏晋政府将蜀汉的统治者和部分官员强迁北方进行控制。十六国北魏时期北迁蜀人后裔与北魏政府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归附、融合和反抗三种形式,而蜀人后裔反抗北魏政府成为社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7.
西南战争是日本明治维新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内战,是明治维新的转折点。它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明治政府大刀阔斧的改革政策,剥夺了封建武士的特权,引起了他们的不满和反抗,最终导致了1877年这场历时8个月的反政府叛乱。这是一场以复辟封建制度为目的的叛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事件。明治政府最终平定了这场叛乱,对封建顽固势力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清算,基本上消灭了顽固守旧的士族,彻底打消了士族阶层通过武装叛乱恢复自己昔日“辉煌”的念头,为明治政府以后各项改革政策在全国的顺利推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财阀”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日本从此进入到向近代化国家稳步发展和自由民权运动逐渐高涨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48.
本文在深切缅怀明末清初思想家吕留良的同时,着重介绍吕留良文字狱案发生后,其吕氏后裔在雍正年间发配到黑龙江后,在极其艰苦的困境中,不忘先祖遗训,勤奋读书,并将江浙地区先进的商品观念和文化知识传播到边疆,和当地人民一道发扬中华民族勤奋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参与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历程中,为黑龙江经济、文化的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9.
公元四世纪前期,由于胡族的侵掠及其所导致华北政局的混乱和社会秩序的动荡,使得汉族流民坞壁广泛出现在华北各地.流民坞壁是一个集生产、军事、政治功能于一身的社会组织.流民坞主除少数属于士族的中下层外,大都是寒门士人.严酷的现实环境促使流民坞主大多具有维护公义的立场、自我牺牲的精神、强烈的国家意识和鲜明的夷狄观.在胡族的军事压力面前,流民坞主之闻的合作关系极不稳定.同时,由于流民坞主与士族之间的社会隔阂和阶层矛盾,双方几乎没有实质上的合作,从而使流民坞壁在胡族的围困和攻略下,归于瓦解.  相似文献   
50.
东晋士族的艺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晋政权仅存百余年 ,却在书法、绘画、雕塑、音乐、文学等领域涌现出众多艺术大家。东晋艺术的繁荣 ,呈现出鲜明的家族传承的特点。这种现象与东晋门阀士族颇具特色的艺术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