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75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87篇
社会学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华人时刊》2011,(10):80
9月10日上午,由正在筹办中的江苏儒学研究会主办的《礼乐有自——两岸圣裔丹青展》在江苏美术馆新馆举行。孔子71代后裔孔昭巍、75代后裔孔(祥)依平、77代后裔孔(德)六庆三位孔子后裔齐聚金陵紫金山麓,以书画会友翰墨怡情。孔(祥)依平1948年底只身一人来到台湾,潜心研习书法、国画,其山水画不论是描绘云气回荡或小桥流水的场景皆  相似文献   
62.
对话肖耀堂     
广东是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之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省共评出二战、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老区村庄50810个,分布于96个县(市、区)、1336个乡镇(场)的10852个村委会,全省有老区的市、县、区达126个。据广东省老区建设促  相似文献   
63.
《阅读与作文》2009,(4):60-61
我们一直为恐龙在6500万前的那场天地大冲撞中灰飞烟灭了,但近年来科学家的工作证明,这些在中生代曾经称霸世界的史前巨兽并未完全灭绝!它们中一部分的后裔一直生存至今,就在我们头上飞呢——恐龙已经进化成了今天我们身边极为常见的一种生物!科学家指出:“有证据显示恐龙从未灭绝,它们中间有一个种族仍然活着,我们称之为鸟!”  相似文献   
64.
强化言说技术进而遮蔽言说主体,是南朝诗歌"技艺化"的直观表现;"技艺化"的深层意味在于,在士族"话语权"导向下的文化机制中,南朝文人之所以对诗歌创作趋之若骛,主要在其标榜风流、彰显才学、玩赏娱乐等文化技艺功能,而不是传统诗歌感物吟志的抒情功能.  相似文献   
65.
"四姓"考释     
“四姓”最初出现于东汉初年,指四个势力强大的外戚家族。东汉末年,随着地方豪强势力的出现及曹魏门阀制度的确立,“四姓”逐渐泛指一些地方大族,且终东晋南朝之世未变。自北魏孝文帝定姓族始,“四姓”含义出现变化:一指孝文帝诏令规定的甲乙丙丁官方“四姓”,一指社会习惯意义上的“四姓”,后者一直持续到唐末。唐以后,士族势力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四姓观念也逐渐淡出人们的意识,只是在少量文献中偶有记载;但其影响所及,不只限于中原政权,对国内少数民族政权和周边他国政权也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6.
盛产井盐的长江三峡地区,在东汉及至南北朝时期,已逐渐成为廪君、盘瓠后裔与汉人交相杂居的地带。本文拟从廪君、盘瓠后裔不断奋起反抗的斗争史实,和当时各封建王朝所行盐政之弊端两个方面入手,以探寻廪君、盘瓠后裔的反抗斗争与三峡盐业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7.
东汉士族的形成发展,以及文学的日趋繁荣,造就了一批文学家族。这些文学家族或由士人累世为官、累世经学营建家族势力而成,或由外戚豪族、素封豪族或皇门豪族培养家族文化传统或习经成为儒家士族而成。相较魏晋六朝,东汉家族文学明显处于一个初级阶段;相较西汉父子两代的文学相承,东汉家族文学却在不断发展。这反映出文学的一个历史进程,为家族文学在魏晋六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8.
出土文献是研判中古历史的第一手素材,北魏早期史料匮乏赖以补充和校正。新见北魏杨琏墓志是透视北魏前期社会历史的重要素材,然其丰富内涵惟有结合同籍人士刘玉墓志方能深入解读。二人同为西恒农胡城人士,先祖为汉将李陵部众,出击匈奴兵败被俘,从此流落草原诸部,艰辛繁衍生息,直至北魏辗转投靠,以匈奴化汉人的姿态成为代人集团之特殊成员。他们顺应士族化趋势,伪冒郡望,攀附弘农名族,反映时人门第速成之功利心态。其近世功绩履历构成实际的姓族门资,杨琏高居华腴等级,刘玉跻身甲乙丙丁层位,彰显北魏遴选士族体制至上、酬赏勋绩的特性。他们根据世资拥有相应的仕进通道,即以禁卫武官释褐,而后外放地方郡县。两方墓志洋溢贵族气息,其中反映北魏早期士族制成就的节点尤为关键,说明士族化是个漫长曲折的过程,绝非孝文帝厘定胡汉姓族一纸改革诏令那样简单。  相似文献   
69.
魏晋何以"以孝治天下",论者多认为二者皆以篡立国,不便讲忠,固为确论.但考之史实,其根本原因还在于魏晋的士族社会性质。家族势力的膨胀,政权相对不稳定,使豪门大族都以私家利益为本。以孝治国投合了世家大族的利益,是士族利益在政治纲领上的反映。而其他历史时代也并非不重视孝,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且更注意强调忠君。"忠"、"孝"的精神实质都是讲服从长上,都是为上尊下卑的社会秩序服务的工具。  相似文献   
70.
刘宋时期出现了拟作汉魏旧题乐府的新高潮,历来评论均认为模拟太甚,艺术价值不高。其实,时人拟乐府的书写范式发生了转型,针对断裂的文学传统,除陆机外,还纳入汉晋乐府、汉大赋和古诗,甚至晋宋山水、行旅诗等“记忆、文本片段”,使之成为多层、重叠的“杂而不越”的复合行文结构,保证了文本在跨历史的共识中被阅读,使之在诗学重构中获得“新的生命”。此种新型拟乐府反映了当时士族乐府的价值观和审美趣味,成为主流文学样式。以鲍照为代表的庶族拟乐府努力贴近此种主流,同时也保留了一定的庶族本色,由此导致了士庶乐府之分流。此种拟作范式的转型、士庶乐府之分流的社会内在动力也无疑来源于当时的社会分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