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75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87篇
社会学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南非三重门     
南非的先民是谁?当然是黑人!没错,但殖民时代留下来的英国人和荷兰人的后裔也认为自己是地道的非洲人。当南非的荷兰后裔在上世纪修葺了一座“南非先民纪念馆”后,也许我们在历史记忆中百味杂陈,但这就是真实的南非。  相似文献   
72.
九品中正制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选举制度,是由其特定的教育环境所决定的.曹魏之初,随着整体社会教育的衰微、门阀士族的形成,朝廷在与大族相妥协的情形下创立九品中正制;晋时,由于士族家学独盛,门第被无限夸大,九品中正制又独为士族所把持,将维护士族利益之功能发挥到了极点;南北朝时,君权回归、教育复兴、士族衰微,作为士族阶层把持选举工具的九品中正制便自然地退出历史舞台.纵观其演变历程,实是选举制度在乱世教育衰微情形之下的一种病态反映.  相似文献   
73.
谯国戴氏自两晋之际南徙,侨居于南徐州地区之丹徒,东晋中期有支系再徙居浙东剡县。根据其家族相关人物仕宦与婚姻等情况推测,谯国戴氏门第当属于士族社会之中下层,且家族支属不繁、人数不众,是士族社会中典型的"小族"之代表。晋宋之际,其家族人物戴逯加入北府军团,"以武勇称",戴逵父子则以隐逸著名,一度提升了其家族的声誉。戴逵与其子戴勃、戴颙"一门隐遁",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隐逸世家,戴逵、戴颙以"通隐"交结士族上层,体现出当时隐逸风气的变化。不仅如此,戴逵父子还有文学艺术、儒学思想等多方面的文化修养,在音乐、绘画、雕塑等方面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其儒学根底则决定他的思想特质及其对待佛教的态度。  相似文献   
74.
本文作者受丁玲委托详尽查阅了有关史料,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终于得出科学结论,即丁玲确系李自成第十八代女孙。  相似文献   
75.
本文作者受丁玲委托详尽查阅了有关史料,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终于得出科学结论,即丁玲确系李自成第十八代女孙.  相似文献   
76.
公元前208年,中华大地风起云涌,反秦的农民起义接连不断,楚国贵族后裔项梁、项羽举起反秦大旗,渡过淮河北上。胸怀大志的韩信终于迎来了属于他建功立业的时代。  相似文献   
77.
适逢新安程氏再次自发于程朱阙里篁墩祭祖,并应邀前来见诸盛况,心中甚为高兴,也有几分忐忑。首先,是为我徽人及其后裔绳绳不断的追贤倡义,尊祖敬宗的优良传统和道统精神所感动,这是因为今天所发起的这项活动由于历史的原因。光是近代以来就已停滞了半个多世纪,再加上隋唐以降所遭遇到的历次战争、  相似文献   
78.
本文作者基于自己的实地调查 ,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额尔古纳华俄后裔的形成过程 ,客观地分析了该群体宏观上的二元性和微观上的复杂性、包容性以及文化平等性、变异性等文化特点 ,并预测出该群体文化与周邻民族文化的趋同和民族血缘及文化逐渐华人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9.
伍依丽 《源流》2012,(6):46-46
广东海丰全县登记在册的烈士有3200多人,还有相当部分外籍红军将士和外派搞农运的骨干,牺牲后因无法查考而成为无名英烈。为缅怀革命先烈,发扬革命传统,海丰县老促会视教育培养烈士后裔为己任,积极争取多方筹资,自2002年以来,筹资150多万元,资助全县  相似文献   
80.
<李娃传>的情节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李娃作为承载着民间底层百姓愿望的妓女,得到了一个令人羡慕又嫉妒的结局.二、以男主人公父亲为代表的士族理想得到了满足.三、作为儿子的男主人公的浪漫爱情得到了充分表达.这三种代表着不同价值观和理想的欲求,在文人叙事的巧妙运作下融合到一起,实现了"中国式"的大团圆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