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62.
吴中词派兴盛于嘉道年间,与龚自珍活跃在文坛的时间多有重合,且地域相近,自然成为龚自珍创作时重要的词学背景之一,也是其词学观的必要参照系.龚自珍虽与吴中词人有过交往,并有顾广圻、秦敦夫等讲求声律的好友,且与戈载具有相同的音韵学知识背景,但龚自珍的崇畅情、重自然等词学观与吴中词派的声律论实际上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这也决定了两者在词学上甚少交集.龚自珍的“尊情”观坚守以词抒写性情,在吴中的声律大潮中,讲究词的独特内质,在当时的影响固然有限,但其导向却堪称词体正大光明之途,其意义值得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63.
64.
"中国古典诗文声律分析系统"首次实现对中国古典诗歌及其他体式的韵文进行大批量的四声自动标注和八病标识、数据统计功能,有助于研究永明体诗歌声病情况,考察永明诗律向近体诗律演变的环节和过程,可对五七言近体诗的句、联、篇的声律格式进行标注、分析和统计。与国内具有类似功能的其他工具性软件相比,运行速度更快,标注更准确、直观,导出数据更方便。而且,解决了四声和平仄标注中多音字的难题,还在诗歌声律分析系统中增加了诗歌文本校勘这一独特功能,解决了因文本讹错而导致诗律分析和统计不准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65.
中国诗学的声韵节奏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伯海 《河北学刊》2006,26(3):123-130
声律”的讲求是诗歌语言艺术的重要特点。传统诗学对“声律”的体认经历了由乐曲声律到语言声律,由自然声律到人为声律,由一体声律到多元声律,更由外在声律到内在声律这样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而其基本的理念在于将声律的本原归诸生命的律动,以声律的功能为营造生命的和谐,且努力趋向于自然声律与人为声律的协调统一。这些经验至今仍有其参考价值,可作为建设现代诗学的借鉴。  相似文献   
66.
本文首先论述中国古代诗歌的建筑美,亦即视觉美,它分为外在的结构美与内在的结构美;在此基础上进而探求建筑美与声律美即视觉美与听觉美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67.
藏语声韵学创新概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语声韵学源于梵语声韵学 ,因两种语言的特点不同 ,套上梵语声律、韵律的框框 ,不能体现藏语固有的音乐美。藏语本身的语音有阳性、中性、阴性 ,即强中弱的特点 ,韵调有高平调、低平调、升调、降调、曲折调的差别 ,如彼此组合得当 ,会产生悦耳的音乐美感。目前 ,虽然藏语中声律、韵律的材料十分丰富 ,但却未能形成藏语声韵学的理论体系。故而 ,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探讨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8.
探讨声律在散文体裁中传达情感意蕴的重要功能,论证在英语散文翻译中再现声律审美价值与表情功能的必要性,在分析英汉语言各自音系特点的基础上,探索英语散文汉译过程中如何使英语的重音节拍型节奏与汉语的声调型节奏适当匹配的问题,并提出以功能为基础的等效方法再现原文的声律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9.
吴镇诗歌声律学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声律学为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自齐、梁以来备受人们的重视,但也歧见纷出,莫衷一是。清初顾炎武、李因笃、毛奇龄等人潜心研究古诗音韵,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此后各种研究诗歌声律的著作也层出不穷,尤以王士禛和赵执信最为著名。吴镇深入研究前人的理论成果,并根据自己的创作实践,著有《声调谱》和《八病说》两部声律学研究著作,解决了诗歌声律研究中的一些重大难题,并提出了新的理论见解,为诗歌声律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70.
“五声”(宫、商、角、徽、羽)是否曾经作为汉字字调的一种标示方法?它与“四声”字调标示法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本文通过考证“五声”作为古代的一种数字序号曾被用于给汉字按照字调分类的事实,来证明早在沈约的四声说之前,汉字便拥有了“五声”字调标示法。并通过探讨“五声”字调标示法与音乐的联系,进一步揭示永明声律论的产生同音乐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